第357章 一口吃下(第2/2頁)

這211壇老酒都是確確實實的老酒,其中年份最短的酒,是釀造於1955年的,一共有58壇;1952年釀造的老酒,也就是和剛才楊靖在成子家品嘗的那壇老酒一批釀造出來的酒有42壇;1948年釀造的老酒有33壇;1942年釀造的老酒有32壇;剩余的老酒都是從1938年到1955年之間釀造的老酒了,數量從一兩壇到三四壇不等。

至於釀造人,在1950年之前釀造的酒,釀造人都是畢清海,想必這個畢清海應該就是成子的老爺爺了。而在1950年之後釀造的那些酒,多了一個畢遠澤,這個人應該就是成子的爺爺了。

窖藏念頭最多的酒是三壇釀造於1938年的老酒。

晚上吃飯的時候王家贊曾經說過,說成子的老爺爺一開始是在富順成做釀酒師傅的,後來日本鬼子進京之後,成子他老爺爺才從富順成出來自己幹。

日本鬼子進燕京城是1937年的事了,而這三壇老酒是釀造於1938年,很顯然,這三壇老酒應該就是成子的老爺爺,也就是那位畢清海老爺子在離開富順成之後釀造的第一批酒,後來這三壇老酒一直藏在酒窖裏,一直到現在被人發現。

可不管是哪一壇老酒,都是當今極為罕見的窖藏老酒。這可是正兒八經的窖藏老酒,不是那些廣告中成天忽悠人的“窖藏幾十年”甚至“窖藏幾百年”的老酒。

那些大酒廠或許有窖藏幾十年的老酒,但都是用來勾新酒用的,他們可舍不得把這些窖藏幾十年的老酒賣出去。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每當拍賣會上真的出現那些窖藏了幾十年的老酒,都會拍出一個天價的主要原因。

而這些老酒,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是極為罕見的老酒,只要上拍,一壇酒拍個百八十萬的價格絕對不成問題——二鍋頭也是華夏名酒啊!

所以,酒窖中的這些老酒,只要畢父願意賣,楊靖絕對會毫不猶豫的全都拿下。

過了這村可就真沒這店了。尤其是作為一個準酒鬼而言,楊靖是絕對不會放過這些老酒的。

畢父聽楊靖這麽問,憨厚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有些猙獰。

“小楊,你的意思是……”

“只要畢叔叔您想賣,這些酒我就能全部吃下。”楊靖說的非常肯定。

畢父愣了一下,隨即有些不相信地問道:“你要是全都要了,這可是四千多萬啊!”

楊靖笑著搖了搖頭說道:“畢叔叔,錢不是問題,不過現在都這點了,現金可能來不及了,但您要是同意轉賬的話,這錢分分鐘到賬。”

畢父猶豫了一下,作為一個常年修理地球的老農民,他對於轉賬什麽的還是有些不信任。

想了一下,畢父說道:“要不我上去和你阿姨商量一下?”

楊靖笑道:“這沒問題,反正這酒窖裏也有些憋得慌,我們出去透口氣再說。”說著,楊靖就率先從台階上走了上去。

到了上面,王家贊輕輕的拉了楊靖一把,小聲地說道:“你真打算把這些酒買下來啊?二十萬一瓶,買下這些酒那可就是四千二百多萬呢。”

楊靖說道:“錢不是問題,關鍵是人家願不願意全都賣給我。這些酒可都是好東西,真正的好東西,有錢也買不到的。現在有這麽一個大好的機會擺在眼前,我幹嘛要放過?”

王家贊無語的搖了搖頭,不再吱聲。

畢父還有畢母以及成子一家三口圍在了一起低聲商討了好大一會兒,畢父這才和畢母一塊走了過來。

“小楊啊,轉賬可以,不過我想留下幾壇酒。這些酒畢竟是我爺爺還有我父親親手釀的,我想留下幾壇當個念想。”

聽了這話,楊靖微微有點失望,不過人家說的這也在理兒,這些酒可對於畢家來講那可都是正兒八經的祖傳之物,人家留下一些也是無可厚非的。

“畢叔叔,您想留多少?”

“嗯,我和你阿姨商量了一下,這些酒不是一共有211壇嗎?我們留下零頭,大頭就全賣給你了,你看成不成?”

“好!那咱們現在就簽個協議,然後我直接轉賬給您?”楊靖也沒想到畢父只打算留下十一壇老酒,這就不算什麽了,所以他立刻就要簽協議轉賬。

畢母和畢父一看楊靖答應的痛快,也都微微的出了一口氣。

其實他們剛才也在提著心呢,生怕賣不掉這些酒。這兩天聞訊來的三個客戶,一開始也是拍著胸脯牛比吹得震天響,結果最終三個人一共拿走了七壇酒。

畢父和畢母也知道這些老酒非常值錢,但他們更清楚,這些酒的數量有點多,想要按照拍賣會的價格往外賣顯然是不可能的,但二十萬的價格,也不是一般二般的人能夠承受的起的。

現在楊靖一口答應全部吃下,這能不讓老兩口歡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