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巨輪殺手(第2/2頁)

正是因為獨角鯨擁有如此奇特的長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鯨魚都被殺得差點滅絕。

和大象的象牙一樣,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不過現在好多了,在各國大力的保護下,這種曾經瀕臨滅絕的動物,現在又重新恢復了其族群的繁盛。

相比於寒酸的努克,在大海上看鯨魚無疑要好了許多。唯一可惜的就是,今天出海觀鯨沒有看到體型最大的北藍鯨。

不過這一天玩的也算是相當盡興了,最起碼楊靖和格格玩的都格外的開心,這就足夠了。

第二天楊靖和格格睡到日上三竿,真的是日上三竿。努克這裏淩晨三點多太陽就出來了,到了早晨七點多,可不就是日上三竿嗎?

林丹沒有起床,這家夥昨天晚上回到船上拿了一副眼罩下來,總算是睡了一個好覺。

楊靖和格格也沒有打擾他,讓他多睡一會兒吧。吃了早飯之後,楊靖和格格就帶著四位保鏢去了卡圖亞克文化中心,然後又參觀了努克藝術館和格陵蘭國家博物館。

一直到了下午四點多,楊靖才接到安德烈的電話,說是今天晚上就出發,讓他們回來。

這座小小的首都城市已經逛的差不多了,兩個人就趕回了碼頭,登上了藍鯨號繼續前進。

龐大的藍鯨號行駛在戴維斯海峽中,東邊就是全球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西邊則是全球第五大的島嶼,加拿大的巴芬島。

事實上,自從過了拉布拉多海之後,全球第二大的群島北極群島就出現在了這條航線的西邊。

作為全世界僅次於馬來群島的第二大群島,北極群島並不像馬來群島那麽零碎,處在北美大陸北端的這個群島,更多的是以大面積的島嶼著稱。像巴芬島的面積排名世界第五,而巴芬島西邊的維多利亞島則是世界面積排名第八的島嶼,而楊靖他們這次航行的第一個目的地,埃爾斯米爾島,則是世界第十大島嶼。

這片廣袤的群島原本是屬於北美大陸的一部分,但在第四紀冰川結束之後,海平面上升,導致了這些島嶼與北美大陸分離,在海面上形成了一大片支離破碎的大面積島嶼。

越往北走,太陽在天空停留的時間就越長,尤其是在越過北極圈之後,天空的太陽就好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一直在地平線之上晃悠,即便是降落到地平線之下,似乎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又會重新露出頭來。越往北走,這種現象就越厲害,這就是著名的極晝現象。

同時,越往北走,氣溫就越低,哪怕現在在南方已經是一年之中最熱的酷暑季節,可在這裏依然看不到一絲絲夏天的味道。

藍鯨號駛出戴維斯海峽進入到巴芬灣之後,海面上竟然出現了結冰。

事實上,巴芬灣向北的海域,包括即將走過的史密斯海峽,通航的時間是在八月份和九月份,七月份的這片海域,依然有結冰。

幸好這個時段的海面結冰並不厚,藍鯨號又是一艘AC1級的破冰船,對付這種只有幾厘米厚的冰層很輕松,即便是持續向北航行,最多也就是讓藍鯨號放慢一些速度罷了。

藍鯨號在這條航線航行的時候,都是盡量的靠近航線中央,畢竟這裏已經進入到北極圈了,尤其是在夏季,航行是一件比較危險的事情。

無論是從格陵蘭島還是埃爾斯米爾島脫落的冰川,都會形成一座座只能看到一點點的冰山,在洋流的帶動下,這種堪稱巨輪殺手的冰山會沿著海岸線持續遊動,一旦有輪船遇到這玩意兒,下場是很悲慘的。

著名的泰坦尼克號就是很不幸的遇到了這些大家夥然後沉沒的。

藍鯨號雖然是一艘破冰船,可對於這種巨輪殺手也是敬而遠之的。不過幸好藍鯨號是一艘設備極為現代化的科考船,船上的冰山雷達可以在很遠的距離就發現隱藏在海平面之下的冰山,從而發出告警,提醒船長避讓。

進入到史密斯海峽之後,船速已經從14.5節下降到10節,最終下降到現在的7節。

沒辦法,史密斯海峽中的結冰已經有二十厘米厚了,而且一些橫沖直撞的冰山也不時地的出現。這條海峽相比起最狹窄處都有三百公裏的戴維斯海峽,簡直就是太狹窄了。這套狹長的海峽最寬處也只有一百多公裏,而狹窄的地方連三十公裏還不到。

在這條海峽行船,必須要小心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