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狠辣之處(第2/2頁)

尼亞姆很納悶老板提出來的這個要求,但老板既然這麽說了,那就必然有深意,而且這種事並不難做,以蘇聯國內目前的情況而言,花費個幾百萬美元就能買通一個高層,這點信心尼亞姆還是有的。

“結交了蘇聯高層官員之後,我們在蘇聯境內的那些主要城市開設銀行,然後我們高息攬儲。嗯,目前蘇聯境內國有銀行的儲蓄利息並不高,我們的銀行可以用高於蘇聯國有銀行一倍甚至是兩倍、三倍、五倍的利息去攬儲。我不管你用什麽辦法,我們的銀行在那些城市中的主要任務就是大額的攬儲,攬儲越多越好。當然,高利息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儲戶在我們銀行想要獲得高利息,就必須要存三年的定期才可以。也就是說,一個蘇聯人只要從我們銀行儲存三年期的存款,那麽他就可以獲得五倍於蘇聯國有銀行的利息。”

“BOSS,您的這個要求並不難完成,高利息是攬儲的最佳方法。別說五倍於蘇聯國有銀行的利息了,就算是比蘇聯國有銀行的利息高出一倍,我也有信心把蘇聯人全都吸引到我們的銀行來存款!我們用兩三倍甚至是五倍的利息去攬儲,那我們根本就不賺錢甚至還會賠錢啊。”

“呵呵,這個你就不用擔心了,我既然敢高息攬儲,自然就不怕賠錢,更何況,我們又怎麽會賠錢呢?我的要求就是盡可能的款速攬儲,速度越快、金額越多越好。而且,我們攬儲得來的盧布,也要快速的兌換成美元,我們的銀行不留盧布。”

一聽這話,尼亞姆的腦子裏頓時仿佛閃過了一道光,他立刻就明白了老板為什麽要這麽做了。

“BOSS,您的意思是盧布有很大的可能性在三年之內暴跌?”

“賓果!”楊靖滿意的點了點頭,能這麽快就理解這個計劃的核心,這個尼亞姆不愧是金融精英。

其實,萬塔計劃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掏空蘇聯積攢了七十多年,高達27.5萬億美元的財富,用的就是這個法子。

在蘇聯解體之前,得益於雅科夫列夫這種崇尚西方自由化和私有化的蘇聯高官們的“改革”,蘇聯允許外資銀行在蘇聯境內開設銀行。然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紛紛把他們的代理人派遣到了蘇聯,然後大肆在蘇聯各大城市開設銀行,並以高出蘇聯國有銀行數倍的利息高息攬儲。

那時候蘇聯老百姓哪兒知道一直堅挺的盧布會暴跌呢?所以在高息的誘惑下,不僅僅是蘇聯老百姓把自己的錢都從國有銀行中提出來轉存到那些外資銀行,就連蘇聯很多部門的資金都秘密存入到這些外資銀行中,以獲得高額的利息。

如果蘇聯不解體,盧布不暴跌,那麽這些外資銀行這麽做純粹就是在找死。

可偏偏,萬塔計劃幾乎就是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就在這些外資銀行瘋狂攬儲,並且通過那些被買通的蘇聯高官把這些存款變成美元之後,萬塔就展開了打壓盧布的金融行動。

在蘇聯解體之前,盧布的官方匯率雖然被打壓了三倍,但這遠遠不是盡頭。當蘇聯解體,葉立欽接任戈地圖成為俄羅斯的第二任總統時,整個俄羅斯開始了徹底的私人化和自由化的改革,然後西方國家“配合”葉立欽的改革,強硬的打壓盧布,最終導致盧布的一瀉千裏。從1美元兌換1.8盧布,暴跌到了1美元兌換幾萬盧布……

那時候,盧布還不如廢紙值錢呢!

而這個時候,以前用高息攬儲的那些外資銀行,就可以高高興興的拿著貶值之後的盧布還給那些儲戶了。

比如說,一個英國銀行在1990年的年底在蘇聯境內開設自己的銀行,然後在1991年十月份盧布暴跌之前用高息攬到了一百億盧布的存款。按照當時的匯率,這一百億盧布可以兌換成大約一百六十億美元,於是這家英國銀行就按照官方匯率,通過買通的蘇聯高官把這些盧布兌換成了一百六十億美元!

因為那些儲戶都是三年期甚至是更長的固定存款,所以就算他們想要提前把存款提出來都不行。但是等到盧布暴跌到1美元兌換幾萬盧布的時候,他們的存款到期了,於是他們只能在這家英國銀行中獲得價值還不到一美元的幾萬盧布!

當初人家蘇聯老百姓村三萬盧布,那可是價值約為五萬美元,但三年之後,這當初價值五萬美元的盧布,現在只能價值一美元!

如果蘇聯境內只有這一家英國銀行還沒事,但像這樣的“皮包銀行”當時在蘇聯境內有多少?幾百家還是上千家?

這麽多銀行一塊發力,別說蘇聯了,就算是美國也得幹凈利索的跪倒!

這就是萬塔計劃第二部分的狠辣之處!

而蘇聯積攢了七十多年、高達27.5萬億美元的財富,就是用這種方式被轉移到了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