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羅曼諾夫王朝的黃金(第2/2頁)

尼古拉二世自然也看到了這一點,為了保險起見,他就開始把集中在彼得格勒的大量財富外運,就是擔心被一鍋端。

結果尼古拉二世自己恐怕都沒有想到,他下台會下的如此的幹凈利索,二月革命爆發的第一天,他就被灰溜溜的趕下了台,一家人都被囚禁了起來,而且他估計也沒有想到那位弗拉基米爾先生會這麽的殘忍,他們一家子僅僅被囚禁了不到一年半,就在葉卡捷琳娜堡被送上了斷頭台……

用現代話來解釋,尼古拉二世就是典型的“有錢沒命花”,“錢在,人沒了”……

但不管怎麽說,把這兩份資料結合起來看,就能很直接的證明當年尼古拉二世確實是把冬宮的一些珍貴的古董藝術品連同彼得格勒國庫中的一千六百噸黃金全都偷偷運了出來。

而且最起碼這些財富是運抵到了喀山!

楊靖在隨後的資料中還找到了尼亞姆托人從莫斯科一個非常敏感的部門中找出來的資料,這些資料都是當年的契卡留下的資料,其中就有幾份來自於1918年尼古拉二世一家人被處決前後的档案,裏面還有尼古拉二世的口供。

契卡是一個很著名的組織,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在弗拉基米爾的直接指示下“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鬥爭”,由波蘭裔白俄貴族捷爾任斯基建立了一個特別部門——契卡,全稱是“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簡稱全俄肅反委員會,契卡是俄文的縮寫音譯。

後世大名鼎鼎的KGB,其前身就是契卡。

契卡的資料自然是保密級別相當高的,尼亞姆能夠趁著蘇聯解體的機會搞到這些資料,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資料都是出自於契卡剛剛建立起來之後建立的档案,所以這些資料的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不過哪怕是尼古拉二世的口供,也沒有說出那批寶藏到底運到哪裏去了。在那份口供中,尼古拉二世只是說那批財富被運出彼得格勒之後,第一個目的地就是喀山。按照尼古拉二世所交代的,如果當時局面好轉,那麽那批財富將會再運回彼得格勒。而一旦局勢繼續惡化,那麽押運人員將會按照事先約定好的,把這批財富交給當時位於鄂木斯克的高爾察克將軍。

尼古拉二世在口供中也說了,他也沒想到局面會惡化的這麽厲害,所以他僅僅知道那批財富是被運到了喀山,但從喀山再運往哪裏,高爾察克將軍到底有沒有收到那批財富,就連尼古拉二世自己都不知道。

在這些資料中找了兩天一夜的楊靖,也僅僅是把線索停止在了這裏。

不過楊靖很清楚,那批財富肯定是落在了高爾察克的手裏,最起碼有一點可以保證,那些來自於冬宮的珍貴古董藝術品是落在了高爾察克手裏,畢竟楊靖從西伯利亞起獲的那批寶藏,就是當年高爾察克將軍的近衛軍頭子庫瓦耶維奇·安東諾夫按照高爾察克的命令偷偷運送到泰梅爾半島的。

至於那批一千六百噸的黃金,高爾察克到底得到了多少,楊靖也不清楚。但從安東諾夫的藏寶圖中的留言楊靖也能分析的出來,最起碼高爾察克當時是得到了一批黃金,否則安東諾夫的留言中也不會提起高爾察克帶領軍民和黃金繼續向東挺進。

也就是說,那一千六百噸黃金最起碼有一部分是落在了高爾察克手裏,至於是不是全部,這就不知道了。

看著這一摞摞的老舊資料,楊靖也不禁是有些頭疼。

最終,他把這些資料一股腦的全都收進了空間中,準備等有時間的時候再慢慢的解析這些資料。

反正那些黃金早就丟失了七十多年了,而且即便是在三十年後,這批黃金依然沒有被找到。所以楊靖不著急,慢慢的解析這些資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