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大衛的分析(第2/3頁)

這話把楊靖說的一愣,隨即苦笑著搖了搖頭。

大衛這家夥說的沒錯,在1996年,全世界一共大約有七萬億美元的國際遊資,可KY投資基金所擁有的資金,就占據了這筆龐大的國際遊資的十分之一還多,絕對是華爾街最大的巨鱷!

“BOSS,其實我和您的判斷是一樣的,東南亞的幾個國家這幾年雖然發展迅速,但其中的漏洞非常多也非常大。別看現在東亞出現了一個什麽四小龍,可那都是表面的繁華,背地裏以這所謂的四小龍為代表的東南亞各國,其本身以及其國內的金融制度,都有著致命的漏洞。”

頓了頓,大衛開始侃侃而談。

“其實不僅僅是東南亞各國,整個東亞除了華夏之外,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漏洞,這是戰後亞洲經濟形態所造成的。像新馬泰日韓、灣島、港島等國家和地區都為外向型經濟的國家,他們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亞洲經濟只要一出現動搖,那麽必然就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況。”

“首先,‘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亞洲所謂的四小龍,就是這種經濟模式的典型代表。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而且這些國家大都是發展中國家,而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只是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就不得不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從前兩年開始,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至於韓國,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的狀況。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這就是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這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情!”

“可偏偏,這些國家的經濟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方面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幹預過度,特別是幹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方面則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這就會導致那些危險會進一步的擴大,最終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衛·安德森一旦進入到自己的模式,那說起來絕對是一針見血。

楊靖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大衛,那你的意思是說在東南亞各國確實是隱藏一些巨大的危機苗頭?”

“沒錯,不光是我看出來了,正如剛才您所說的那樣,華爾街有很多人都看出來了。”

大衛喝了一口咖啡潤了潤嗓子,接著說道:“比如說前兩個月我和摩根士丹利的查爾斯·羅伯茨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他也曾經提及過這方面的事情。他說,在東南亞各國之中,目前泰國的局面是最為危險的。像泰國這樣的國家,他們現在所奉行的外匯政策簡直就是在玩火。這些國家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這根本就是兩種矛盾的政策。因為要想維持其國內的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必然要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這就無可避免的導致外債的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國家必然會出現中短期債務過多的情況,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那麽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查爾斯和我的判斷是一樣的,泰國就是這種矛盾金融政策的典型代表。泰國本身的金融體系就不完善,可偏偏這個國家在本國的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竟然在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這使的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大量的國際遊資就可以趁機湧入到泰國。”

“天量國際遊資進入到泰國金融市場,這表面上看起來會讓泰國的經濟立刻繁榮起來,但也埋下了一顆堪比核彈一樣的大家夥。一旦時機成熟,那麽這顆被埋在泰國金融界的核彈就必然會被引爆。到時候被炸死的必然是泰國的金融體系,而國際遊資就可以慢慢的想用一場饕餮盛宴!”

大衛所說的這個查爾斯·羅伯茨楊靖也知道,這夥計之前也在高盛工作,和大衛的私人關系很不錯。只是後來這夥計從高盛跳槽到了摩根士丹利,但兩人之間依然保持著很好的友誼。而且大衛還準備把查爾斯挖過來,楊靖也同意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