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接新娘(第2/3頁)

既然要在家裏舉辦婚禮,那自然就要舉辦一場具有華夏民族特色的婚禮。所以,楊靖和格格決定舉辦一場經典的唐代婚禮。

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整個華夏最為強盛的時代就是漢唐這兩個朝代。只不過漢代離現代太遠,於是小兩口果斷的選擇了唐朝。

今天,楊靖的高中死黨、大學同學都來了不少,烏泱泱的足有三四十口子,有這些家夥在,最起碼婚禮不愁沒有人手了。

上午九點,楊靖身穿一套緋紅色的唐代官服,頭戴一頂純金打造的沖天冠,胯下一匹純白色的純血馬,笑呵呵的沖著周圍的父老鄉親還有那些看得目瞪口呆的名流政要們抱拳行禮。

正所謂紅男綠女,既然按照唐代婚禮習俗來舉辦婚禮,楊靖這個新郎官就必然要身穿一套大紅色的唐裝。至於那匹純血馬,則是十多天之前邁克爾·布爾科專門從英國買回來的,花了楊靖六十多萬英鎊。

而楊靖的那些死黨和大學同學則同樣身穿唐裝,一個個嘻嘻哈哈的,牽馬的牽馬,開道的開道,好像古代大少爺的狗腿子,熱鬧的了不得。

而從天衢藝術團邀請來的鑼鼓隊,同樣身穿喜慶的衣服,在前面吹吹打打,喜慶的樂曲一首接一首,把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在門口拜別了父母,楊靖騎上這匹駿馬,“噠噠噠”的向著西邊走去。周邊眾多看熱鬧的居民跟著高聲起哄,一些小孩子興奮的在旁邊跟著跑鬧。今天是周日,休班的人很多……

十多分鐘之後,騎著高頭大馬的楊靖來到了格格的“娘家”,不過這原本是楊靖外公的家門,今天可不太好近。

因為在唐代的婚禮習俗中,新郎官到達新娘子家之後,就必須要吟誦一首催妝詩,催促新娘盡快打扮停當,出來乘車去新郎家完婚。

楊靖也是背了兩首催妝詩,今天可以拿出其中一首來顯擺顯擺。不過就算是吟完了催妝詩,這大門依然不是那麽好進的,因為在唐代婚禮習俗中還有一個“下婿”的環節。

所謂“下婿”,原本在唐朝的婚禮中是指女婿回門拜見嶽父嶽母時的一項婚禮習俗,也就是當女婿回門時,女方家眷親朋皆至,用木杖、竹杖打女婿為樂,直到女婿被揍的暈頭轉向才罷休,這大可理解為女方的示威,在古代這方面還真有點男女平等的意思,既然有鬧洞房捉弄新娘子,那就得有女婿回門時挨揍的遊戲。

不過到了現代,一些習俗也要與時俱進,這個“下婿”的禮儀就被搬到了婚禮進行中,也就是新郎迎娶新娘的時候。

格格今天來到現場的娘家人雖然不多,可架不住格格的閨蜜、手帕交以及女同學可不少啊,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婦女們在這一天都充當了格格的娘家人。以格格幾個閨蜜為首的一幫婦女,把楊靖折騰的可真是不輕,不能說把楊靖揍成了豬頭吧,但也是讓楊靖抱頭亂竄,最後要不是格格護著楊靖,恐怕楊靖這個新娘子還就真接不出來……

跟著一塊來的名流政要有不少,在看到這一幕時,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如此喜慶而又有意思的婚禮,他們哪兒見過啊。

在這套屋子裏又完成了“坐鞍”、“障車”等環節之後,楊靖這才算是終於是順順利利的把格格接到了外面停好的八擡大轎上。

楊靖今天騎馬接新娘,新娘出門之後自然要乘轎才是。不過讓所有人都開懷大笑的是,這八個抗轎的轎夫,一個個的虎背熊腰的,看起來充滿了力量,可偏偏他們都是金發碧眼的老外……

這些轎夫都是暗盾派過來的保鏢,可在這種場合,哪兒有他們的事啊,於是就讓楊靖給抓了做苦力。

一群金發碧眼的老外當轎夫,這又把周圍圍觀的人群逗得開懷大笑,這可真是西洋景兒。估計從古至今恐怕也沒有人能夠這麽牛叉到用老外當轎夫的吧。

白馬和轎子的外圍,已經圍了大量的人,把寬敞的大路都快堵死了。

用了二十來分鐘的時間,新娘子的花轎這才抵達楊家別墅的門前。

此時的楊靖接過了夥計們遞過來的一把金燦燦的弓箭,在新娘子下轎之前他這個新郎官必須要“射轎簾”。所謂“射轎簾”,在唐代婚禮中就是讓新郎官手執弓箭,分別向天、地、新娘空射三箭,取意舉箭弓逢兇化吉。這個古老的習俗據說可以驅除新娘身上的邪氣,同時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要給新娘一個下馬威,提醒她在成為新媳婦後要恪守婦道,做一個賢良淑德的好老婆。

待到射玩轎簾,楊靖就會把頭上戴著薄紗的格格攙扶下來,然後共同邁過擺放在門前的火盆。這個名堂名為“跨火盆”。

這個“跨火盆”說的是新郎和新娘共同跨過了火盆,取意避邪,祈求今後的生活紅紅火火。當然,這個“跨火盆”還有另外一個說法,相傳是為了阻礙“跟尾鬼”跟蹤,鬼魅怕火,無法跨過火盆,從此“一火兩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