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2/2頁)

待到楊靖和格格並肩站好之後,司儀說道:“在今天這個吉祥的日子裏,我們的楊靖先生和白玉格格小姐懷著兩顆彼此相愛的心,終於走上了這莊嚴神聖的婚禮聖堂!這正是,才子配佳人,織女配牛郎,花好月圓,地久天長!新郎新娘拜天地……”

“一拜天地之靈氣,三生石上有姻緣!一鞠躬!

再拜日月之精華,萬物生長全靠她!再鞠躬!

三拜春夏和秋冬,風調雨順五谷豐!三鞠躬!”

楊靖和格格按照司儀的話音,並肩對外,雙手作揖,恭恭敬敬的對著天地鞠了三個躬。

“水有源,樹有根,兒女不忘養育恩,今朝結婚成家業,尊老敬賢白發雙親,接下來是二拜高堂,父母雙親,有請新人並肩面對父母……”

“一鞠躬!喜成新家,別忘爹媽!

二鞠躬!飲食起居,孝敬爹媽!

三鞠躬!無論貧富,孝敬爹媽!”

楊靖和格格懷著無比感恩的心,對著坐在對面的父母深深的鞠了三個躬。

“接下來是夫妻對拜,二位新人向左向右轉,你問我愛你有幾分,就看誰鞠躬鞠得深……

一鞠躬!風雨同舟!

再鞠躬!白頭偕老!

三鞠躬!永結同心!”

三鞠躬之後,結拜之禮完成。

不過這個時候,整個婚禮流程並沒有走完,接下來還有好幾項非常重要的環節需要做,比如接下來就需要新娘新郎跪坐在婚禮地毯上,接受一位童子撒五谷雜糧,寓意著新娘新郎早生貴子。

童子是楊靖外公對門家喬爺爺的小孫子,小家夥今年才五歲,虎頭虎腦的極為好玩。小家夥嘻嘻哈哈的對著新娘子撒了一把五谷雜糧,這個儀式算是完成了。

還要進行“沃盥禮”,這個環節是新人入席前的潔手潔面。華夏傳統禮儀非常強調潔凈意識,而行沃盥禮不僅僅是潔手潔面,也寓意著新人精神上的一種洗禮,代表著此刻二位新人懷著純潔明凈的心投入新的生活。

在“沃盥禮”之後,還有“同牢禮”,華夏古人有雲“男女七歲坐不同席,食不共器”。而從今天起,一對新人就要開始同席而坐,同餐而食,稱為同牢之禮。

“同牢禮”結束之後,就是“合巹禮”,也就是現代流行的喝交杯酒。不過在唐代,這種“合巹禮”所代表的意義更重。

合巹的本意是指把一分為二的葫蘆,合成一完整器物。因為葫蘆是苦的,用來盛酒必是苦酒。所以,夫妻共飲合巹酒,不但象征著夫妻由婚禮開始合二為一,永結同好,並含有讓新娘新郎同甘共苦之深意。

當“合巹禮”結束之後,就是更重要的“解纓結發”之禮也就是所謂的“合鬢”。正所謂新郎解纓,新娘結發,指的就是新娘新郎要為對方剪掉一縷頭發,然後用紅繩紮起來放在錦囊裏,完成“合鬢”,由新娘保存,象征著夫妻和睦,永結同心。

結發是漢族婚禮的原創儀式,結婚算是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要剪一綹頭發表示婚姻的重要性和榮辱與共。

結發完成之後,就是“執手禮”,寓意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到此,整個新婚流程才算是真正的完畢,當然,接下來送新人入洞房,到了洞房內新郎為新娘描眉,新娘為新郎研磨,兩個人再做點沒羞沒臊的事情,那就不為外人而得知了……

一場充滿了華夏民族特色的婚禮,不僅讓許久沒有接觸過這麽原汁原味唐代婚禮的華夏老百姓看的如癡如醉,也同樣讓那些外國的名流政要看的非常過癮。

他們哪兒見過如此奢華但又充滿了民族風情的婚禮啊。要知道,這種婚禮可是華夏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那時候別說美國了,就連歐洲還處在混亂的中世紀,他們哪兒有這樣的婚禮啊。

所以,當最後的執手禮結束,一對新人走進洞房之後,這幫子名流政要也不顧身份的開始熱情的鼓掌歡呼吹口哨,現場熱鬧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