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9章 差距(第2/2頁)

陳祖滔附和著點點頭,“這個沒錯,工業部統計出來的,163家,這還不包括600多家汽車改裝車呢!各個地方都在上汽車項目。咱們國內主要的問題是不成規模化,總共一年才生產100萬輛,能夠做到年產過萬輛的汽車廠只有12家。像日苯,不足10家汽車公司去年就生產近1300萬輛。他們沒想明白啊,要那麽多廠幹嘛?全世界一年生產大概5000萬輛,咱們連2成都占不到,咱們國內最大的廠家是東風,去年他們破了記錄,一年生產了16萬輛,可也就是通用一個月的產量,大部分小廠家都是做手工敲打,散件組裝。可以這麽說,我們的汽車工業是典型的散、亂、差局面,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而地方政府又無視這種現象,采取地方保護主義,發展本地汽車工業。”

“這個差距是有點大。”李和也不得不無奈的搖著頭,“不過總體咱們還是向上的,樂觀一點未嘗不可。”

陳祖滔道,“從六十年代開始引進蘇聯技術,七十年代引進法國技術,咱們少數也有三四十年的汽車歷史了,底子還是有的。走技術引進,市場開放這條路子肯定是對的,但是差距卻不見縮小,咱們現在引進的都還是人家七八十年代的技術,復制出來的都是老古董,一汽與德國大眾合資的‘奧迪’、‘捷達’、‘高爾夫’在德國都是換代技術,最簡單的來說,比如化油器國外都淘汰了,都在采用汽油噴射技術,並使用了防抱死制動裝置,無級變速器。咱們就沒有一款車在國外是有競爭力的,就是賣的出去,也比人家差著最低2倍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