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2頁)

好在這幾天秋老虎確實威力不小,又是農閑時節,都窩家裏呢,四處走動的人不多,天沒黑就給順順利利的刨完了。

晚上關上房門,就著油燈一個個的摘下來,又是邊摘邊吃,二伯還無師自通的學會烤花生。盆裏攏一火堆,把花生埋在火堆裏,用厚厚的灶灰捂住,半小時後刨開——哎喲,那花生米烤得焦黃焦黃的,比啥都香!

香味實在是太濃了,周樹蓮躲在墻根下吸了幾口,明知道他們在弄吃的,可卻不敢告發。

黃柔捏著她的把柄呢!

這樣的美味,幺妹至少吃了一碗,吃到打的嗝都是花生味兒,小肚子鼓得冒尖兒。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兒去,反正崔老太不反對,大家可著勁的吃,到最後曬幹上秤一看,居然還剩二百八十多斤呢!

這麽高的產量,誰能相信幺妹剛挖回來的時候它只有零星幾根苗?這可是神奇的生長速度,神奇的產量,神奇的土地啊!

看著大家心滿意足,小地精也心滿意足了,她的靈力可終於能給家裏幫上忙啦!

花生太多,全吃完就是暴殄天物。崔老太等崔建軍回來的時候,讓他帶幾斤去給領導們嘗嘗,要有人買就便宜點兒賣出去,或者用糧票肉票換也行,今年的糧食可是非常緊張的,家家戶戶都在舉全家之力儲備吃的。

“三伯你的腳還疼嗎?”

崔建軍摸摸侄女腦袋,“不疼啦,能跑能跳,只是比別人慢些。”就這他已經非常滿足啦,曾經以為就這麽成廢人了,現在不止有工作,還連腿也恢復大半了。

短就短點吧,他已經看開了。

幺妹舔完每天銷量供應的半根奶糖,又跑去看西瓜。

崔家人現在又多了一件心事:西瓜已經有半個洗腳盆那麽大了,皮子也越來越黑,越來越亮,隱隱開始有香味散出——就快藏不住了啊!

不說楊家人二十四小時的盯梢,就是村裏其他人也會來串門,這不像花生能埋地底下,就那麽明晃晃香噴噴的放著,只要眼睛不瞎的都能看見……崔老太急得滿嘴起泡。

第二天,崔建軍到了廠裏,拿出花生給玩得好的一人分一把,這烤過的就是香,比油炸花生米更香,因為它保留著原汁原味的花生味兒!

要知道,即使在效益最好的總廠,也只有每年春節才會每個職工供應兩斤花生(還是帶殼的),工人們能不稀罕嗎?簡直都稀罕瘋了!

不說家裏孩子饞,就是男人們下館子都沒花生米可點。

有的拿煙票,有的拿糖票,有的拿肥皂票,甚至拿布票跟他換。崔建軍通通搖頭,他要糧票,或者錢。

人無我有,供小於求,這就是賣方市場,一斤半面粉換一斤花生,或者一斤白米換一斤花生,都由他說了算。

很快,他就收到六十斤面粉和五十斤白米的票票,正準備揣上回家拿花生呢,就讓食堂大師傅逮到了。

“害,我說你小子怎麽見不著人,原來是搞投機倒把來了。”

崔建軍現在可不怕這詞兒了,嘿嘿笑著掏出兩枚花生,“哥嘗嘗?”

食堂大師傅油水吃得多,肚子大咧咧的,胖胖的手指剝殼,搓去紅皮,準準的扔嘴裏,那可是嘎嘣脆。

“哎喲,這大花生哪兒來的?”

聽說是崔家自個兒種的,立馬二話不說,“你帶一百斤來吧,要生的,下周國慶節,咱吃花生燉豬蹄。價格你放心,按供銷社的來,絕不會虧待你。”

誰知崔建軍卻搖頭,“不是不給哥面子,是家裏實在沒吃的呀,十幾張嘴巴就等著換點吃的回去……”

“不要錢?那好辦,帶你去後廚看看,要啥自個兒拿。”這師傅也是個爽快人,平時又總拿他三瓜倆棗的土特產,辦事更爽快。

崔建軍要的就是這句話。現在的國營廠子水深得很,光後廚采買就是個肥差,東西他們自個兒買,賬他們自個兒記,甭管好的壞的,反正做出來端上桌,誰也不知道原材料長什麽樣。他知道米是好的,挑了六十斤;肉是早上剛去肉聯廠批的,挑十斤剛卸下的五花肉。

這麽好的東西,要不是國營廠的食堂,還買不到呢,一百斤花生,值!

走的時候大師傅又給塞了兩根剔幹凈的大骨頭,想了想又從半扇豬身上“啪啪”砍了幾刀,遞過來一個東西。

哎喲,居然是根白白的豬尾巴!雖然上頭還有些沒刮幹凈的豬毛,雖然帶著豬屁股,但是肉啊!沉甸甸的肉啊!

“甭跟我客氣,記著花生挑個兒大的,啊。”

崔建軍喜滋滋接過,迎著火紅的晚霞回家了,這日子真是越來越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