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3/6頁)

田間地頭的本來就狹窄,還要多出這麽多精細活,社員們真是提著十二分小心,躡手躡腳鉆來鉆去,鉆的過程中又發現豌豆葉子上居然生了繡病……這下,大家都忍不住怨聲載道了。

其他生產隊本來還羨慕他們能搞經濟作物,以為今年肯定又要像幾年前賺得盆滿缽滿,尤其是種了這麽多聞所未聞的“外國豌豆”,怕是要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嘞!

誰知道這才幾天,他們就引枝上架除銹病,臘月裏別的隊都在忙著分糧食分錢,唯獨他們在地裏瞎折騰,這不自找的嗎?原本羨慕的也不說話了,都等著看笑話。

說不定呀,白忙活幾個月,顆粒無收。

本來,按理來說大家都是種地的,彼此之間不至於這麽大敵意,更該惺惺相惜才對。可牛屎溝因為被段部長親自照顧,給批了那麽多的瓜田指標,一百畝呢!

附近幾個生產隊就開始蠢蠢欲動,誰不知道他們那年種西瓜掙了多少,現在一百畝的指標啊,他們就是一顆糧食不種也能豐衣足食了!於是尋思著上門找崔建國商量,能不能勻幾個指標給他們,每個生產隊但凡能拿到幾畝西瓜指標,這一年的錢就得多出不老少少呢!

誰知崔建國不是張愛國,張愛國當政的時候,西瓜籽兒西瓜苗只要有人買,錢能給到位,他都會賣,甚至偷偷背著社員賣,中飽私囊。

可崔建國是個老古板,死腦筋,放著大把的錢不掙,就是不勻指標。擋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不就得罪別的生產隊了嗎?

於是,他們整地平土準備種豌豆的時候,上遊村子就開始不配合了。趁他們用水最緊張那幾天,故意把水截斷,截到自個兒壩裏,讓牛屎溝無水可用,跑大老遠背水來灌溉,增加了許多人力和時間支出。等豌豆苗發出來,要開始控制水份的時候,上遊又把半壩水“嘩啦啦”的往下放,要不是那晚崔老頭睡不著去豌豆地裏轉悠,好幾畝豌豆不就讓水淹了?沖走了?

這接二連三使絆子,兩個隊就鬧開了,從祖上三代的恩怨情仇扯起,勢必要來一場村民武鬥會!

要不是公社找來兩個隊的領導談判,今年牛屎溝就要倒大黴了。所以,你說他們能不恨上遊生產隊?

彼此仇恨得恨不能吃了對方的肉呢!有笑話看那真是賞心悅目啊,天天有別的隊在半山坡上講怪話,就等著看牛屎溝怎麽失敗。

可惜,他們沒等來牛屎溝的失敗,卻等來一個巨大無比的好消息——崔建國家不止閨女考上大學,居然連侄女也考上燕京大學啦!這可是石蘭省八個錄取名額裏的一個,唯一一個陽城市的,唯一一個女娃娃!

大家氣得呀,牙都疼了。

這崔建國家是用麽回事,踩了狗屎嗎?任何一件單拎出來,放別人家那都是見不得的大喜事,他們家偏偏好事成雙!

運氣來了,真是擋都擋不住啊,原本去年還嘲笑春暉三姐妹不幹活的人,全都被打臉了。

別說人家憑啥出兩個名牌大學生,因為人家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努力上去的!

春暉如願的考上了燕京大學,這個好消息很快傳遍整個紅星縣乃至陽城市,連她那在遠在陽城身居高位的姨媽一家都聽說了,親自跑到牛屎溝來恭喜她。

王大姐還是以前的模樣,高高大大胖胖的,皮膚也是白白的,見人就笑,一點兒官架子也沒有。不止有專門給春暉的一套精裝版四大名著,還有給老兩口的煙酒糖茶,給幾個孩子的的確良布料和白棉襪。

暫新的白棉襪用皮筋一摞摞的捆綁著,打眼一掃,怎麽說也有二三十雙……崔家人震驚了!

要知道,這白棉襪在供銷社可是賣好幾角錢一雙的暢銷品,誰家不是補了又補,補到實在是沒法兒了,腳後跟和腳趾沒了只剩一個光禿禿的襪筒。

可哪怕是有個光襪筒套著,那也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幸福。

他們居然把這麽好的東西送人?

崔老太趕緊把襪子推回去,“她姨媽太客氣了,這麽貴重的東西我們不能要。”

“最近天冷,天氣預報說明後兩天還會下最後一場雪,嬸子你們老人家要做好保暖,一雙不夠就穿兩雙三雙。”

崔老太面上不動聲色,心裏卻被“最後一場雪”提醒到,是啊,今年都下了這麽多場雪了,沒見他們送來,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孫女們考上大學,只剩最後一場的時候……襪子姍姍來遲。

當然,她倒不是說人家有義務給他們送襪子,老人家還是明事理的,只是忽然感慨而已。

原來厚重過頭的禮,是這個原因呀。

王大姐笑眯眯的又推回來,“親家嬸子別跟我們見外,這麽多年多虧你們照顧二妹,把她當親閨女疼,還把春暉春月教養得這麽優秀,我本該早點來看看你們的,只是工作太忙,實在抽不開身,嬸子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