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第2/6頁)

賣襪子,這可是新鮮不得了嘞,有半年前那場物資交流會的巨大成功,城南自由市場現在已經是真正的“自由市場”了,治安隊名存實亡,公安也睜只眼閉只眼,不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嘛!

於是,崔綠真一群人早早的來到自由市場,支開當年賣字的小桌板小板凳,將五彩斑斕的尼龍襪一字排開,整整齊齊,一種花色一雙。楊麗芝還無師自通的在兩棵樹之間拴一根尼龍繩,用晾衣服的木夾子,把襪子夾上去……紅的,粉的,綠的,紫的,藍的,像一面面鮮艷的小旗幟,迎風飄揚。

不用幾分鐘,市場上的女人們就被吸引過來,圍著小攤七嘴八舌討論開來。

“小姑娘你們這是啥襪子,咋這麽花?”

“尼龍襪,香港人都穿呢!”

對於內陸山區的農民和小市民來說,香港就是時尚的標杆,是潮流的引領者,任何東西,只要說是香港流行,那絕對就是好的,時髦的。

此時也不例外,女人們好奇的摸著這些五顏六色,或雪花,或菱格,或條紋的漂亮襪子,繃了繃襪口,“還挺緊啊。”

“對,尼龍襪彈性最好,再也不用擔心襪筒會掉下去啦!”平時的棉線襪好穿是好穿,可就是沒啥彈性,襪口松得很,經常會滑落到腳踝上,豬大腸似的皺巴巴縮在腳踝上。

“這麽緊的襪口,肯定能緊緊套在腿上,賊精神!”

“小姑娘怎麽賣的呀?”

幺妹臉不紅心不跳的說:“一塊錢一雙。”

“嚯,那還挺貴嘞!”

“可它好看呀!”

自從包產到戶後,貧富差距開始出現,以前是大家都窮,誰家也不好過,現在不一樣了,有能力的都能找到發家途徑,無論是開磚瓦窯,還是養魚養豬,或者是當包工頭,甚至南下打工幹苦力,總能掙到錢。而懶散的,靠天吃天的,那自然是越過越窮,還不如大集體時期。

條件好的女人,壓根不在意這幾塊錢,“給我來三雙粉的,兩雙綠的,還有兩雙紅的。”

楊麗芝比幺妹還像個小老板,眉開眼笑的說:“好嘞!”

其他女人,看著買到的人,眼裏流露出羨慕,一咬牙,“那給我來雙紅的。”

“我也要,我要綠的。”

大家幫忙招徠客人,找貨,幺妹負責收錢,找補,春芽和小彩魚,則像兩個舊社會的八旗子弟似的,雙手抱在胸前,踢踏著腿,慢悠悠的鉆在人堆裏,看其他人賣的東西,看他們生意情況,一會兒回來給幺妹報告。

本來也就小本買賣,一雙襪子掙五角錢,一百多雙賣完,也就掙了六七十塊,跟皮革廠收入比起來壓根不算啥,可幺妹卻非常開心。因為呀,她現在可是在蛇口碼頭有固定資產的人啦!

以後的蛇口,誰知道會發展成啥樣呢!

她們買了一堆吃的,爆米花麻葉酥雞蛋灌餅炒板栗米花條……跟過年似的,甚至普通人家過年都沒她們這麽奢侈,擠上公共汽車的時候,全車人紛紛側目,誰家孩子啊,這麽敗家。

等看見她們,哦,是皮革廠老板家那幾個閨女啊,那真是蜜罐裏泡大的。

回到家,泡上一壺蜂蜜紅棗人參麥乳精,就在幺妹房間裏吃起來,也不用關門,整個二樓全是她們“恰恰恰”的清脆聲。

這可真是小老鼠掉進米缸裏,把隔壁的湯圓橄欖給饞哭了,口水流出長長一溜兒,哭得一張小臉通紅,他們姐姐又吃好東西不叫他們啦!

黃柔聽丈夫先斬後奏三十九萬的事兒,氣得肝兒疼,“你們父女倆好大的氣派,這麽大的事就自作主張,也不跟我商量一下……我這麽個大活人……”說著說著,眼圈就紅了。

“我們這不怕你不同意先斬後奏嘛,你最近這麽忙,我們也沒能好好聊聊幺妹的想法,她想開批發市場很久了……”顧學章溫柔的給她擦眼淚,又把饞哭的雙胞胎抱隔壁去,這才摟著妻子嘆氣。

“幺妹懂事,這麽多年沒要過啥,可咱們當父母的,不能把她的懂事當理所應當……她既叫我一聲爸爸,我就要幫她實現願望。”

黃柔更難過了,“你的意思只有你把她放心上,我就不管不顧是吧?”

她聲音哽咽著說:“她的懂事我也心疼,我也說過只要她想做的事,我都會無條件支持,可……”

“可是什麽?怎麽了?”顧學章把她身子掰過來,看著她紅紅的眼睛問:“是不是有人說什麽了?”

黃柔低著頭,“沒有。”

擦了擦眼淚,她冷靜下來,終於能心平氣和的說話:“我不是不支持她的想法,我只是難過你們這樣的態度,我有權利知道這麽多錢的花法,而不是等著你們先斬後奏通知我。”

顧學章一想,這次的事太沖動了,妻子說的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呢?“對不起阿柔,我們也是怕你不同意,就……這樣的做法確實有失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