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3/7頁)

因為那位大作家的書,廠子已經一個多月沒接到大單子了,雖然零售也不差,維持運營不在話下,可經歷過“一百萬”的巨大沖擊,現在少於五千塊的單筆訂單,她都覺著是蒼蠅腿。

正想著,蘇強東氣哼哼過來了,“綠真你爸呢?”

“我爸上班,我放假喲,哥哥有什麽事可以跟我說。”

蘇強東一想也是,現在誰不知道這位小少東家能耐?

他吐了口唾沫,“鄰市報社又說不要了,這皮革都印上報社名字了,怎麽能說不要就不要,那點定金算啥?”

原來,他最是閑不住,沒大單子,廠裏活不多,他就主動申請出去跑訂單。因為大家都佩服他的口才,搞銷售確實是一把好手,而他也沒讓大家失望,確實從報社拉來一筆訂單。

一共三十個包,也不算大單,但聊勝於無。

不過,這批包是給報社工作人員作采訪包永,最外面要求壓印上報社名字和標志,這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計劃好用料面積後,皮革上已經壓印好了字,正準備縫制的時候突然反悔,這不坑人嘛!

“他們怎麽說?”

“就賴咱們廠子名聲不好,說咱們的包已經成為知識分子恥辱了……”還有更難聽的,蘇強東沒再說,他實在是氣死了快!

又是名聲所累,幺妹咬咬牙,“這事咱們不能就這麽算了。”

“對!狗日的耍猴呢,我叫上幾個人上報社討說法去,實在不行咱們就給他們東西砸了,要是大家都這麽不講信用,那咱們還……”

幺妹趕緊勸阻:“哥哥你別急,不要沖動,千萬別砸他們東西。”

“為啥?那麽多皮革已經印上他們報社名字,都用不了了,這麽大的損失別說砸他們東西,就是打人也不足以解恨。”蘇強東嘴巴是厲害,腦袋也靈光,可他因為從小家庭條件好,父親輩的都是幹部職工,以至於太過驕縱,辦事也沖動。

“哥哥放心,有字咱們就做別的處理,他們是新聞喉舌,咱們要是砸了他們東西,他們筆杆子一動,咱們的名聲只會更差。”胡晚秋的例子告訴她,文人的筆真能成為殺人的刀。

蘇強東不好跟她個小女孩爭辯,但也不怎麽信服她的話,氣鼓鼓回廠裏去了。

幺妹思來想去,自己一個人想不出辦法,還是去找好朋友們商量商量。

正要出門,楊麗芝和蔡明亮來了,“綠真去市裏玩兒嗎?”

“為什麽去市裏呀?”

蔡明亮大聲道:“你還不知道嗎?”

幺妹更不懂了,“知道啥?”

“害,市裏舉報萬人誇富會嘞!”

“啥誇富會?”

蔡明亮和楊麗芝對視一眼,指指他們家皮革廠,奇怪道:“公社沒通知你們家嗎?”

幺妹搖搖頭,自從放寒假後,她幾乎天天在家,沒聽說誰來通知什麽,無論是家裏還是廠裏都沒有。

原來,隨著包產到戶和改革開放,政策春風吹拂下,全中國踴躍出千千萬萬個萬元戶,甚至,為了鼓勵農民們發展副業,最近從安徽四川傳來一種新的集體生活方式——誇富會。

以前,誰家有錢都是偷偷摸摸藏著的,“富”可不是一個好字,搞不好可是要被當作階級敵人批鬥的。可自從這個大會出來後,爭著搶著去的不要太多,這可是出風頭的大好時機,世世代代地裏刨食的農民,誰要能去一回,祖墳都會欣慰得冒青煙嘞!

以前,我窮我光榮,我窮我有理!

現在,我富我光榮!

而且,誇富會的條件苛刻,首先要求成分清白,雖然中央已經下文件給“黑五類”摘帽了,可在民間,大家還是以“出身”論的,成分不好就跨不過這道門檻。其次要求家庭資產達到一萬元以上的才行,單這一條就把多少人關在門外了!

可崔顧兩家不一樣,他們的資產別說一萬,崔家三兄弟和顧老二家都是六萬元以上,居然沒人邀請他們參加……幺妹用腳趾頭想也知道,肯定又是張愛國搞的鬼。

參加誇富會的人是每個縣區組織評選的,而評選的前提是由各公社自行推送,為了彰顯自己公社經濟發展得好,每個生產隊都必須報送至少一人參加,上不封頂。張愛國作為公社書記,直接就越過崔顧兩家,不願讓他們出風頭也正常。

只是,這人的嫉妒心也太過了吧?為了打壓對手,寧願政績也不要。

“聽說咱們公社去了二十多個萬元戶呢!”楊麗芝小聲說,因為周扒皮姐姐,她的消息總是分外靈通,“你們蘇家溝養魚那兩家都去了。”

“還有哦,你姨媽他們村也去了兩家。”

幺妹眼睛一亮,“那我姨媽家呢?他們去沒?”

楊麗芝為難的搖搖頭,“我不知道,我聽我姐說好像沒有,可她有可能也不清楚,你知道的她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