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4/6頁)

崔老太這才沒戳她,一屁股坐凳子上,沒好氣的說:“她不讓你說,你是不就想一直瞞著我?”

崔建黨訕訕的笑笑,“哪能。”

他這把年紀,又只是小學文憑,要不是頂替父親工作,他連鐵飯碗的邊都摸不著,所以這麽多年在單位他都給人當孫子,就生怕毀了父親用軍功和半條命換來的工作。可事實證明,越是做小伏低越是沒意思,沒朋友不說,眼看著老婆在皮革廠幹得風生水起,一個月工資頂他三個月,年底分紅還是他掙一輩子也掙不來的……這心裏就開始油煎火烤的難受。

作為丈夫,他想擔起頂梁柱的擔子,而不是靠老婆養。作為男人,他受夠了做小伏低,他也想像學章一樣,做一番自己的事業!

正巧上個月老三崔建軍也辭職回來廠裏上班了,他這想法更是按捺不住。前思後想,忍了又忍,現在終於忍不住了。

崔老太見他已經打定主意,知道自己再說啥也沒用。兒子有主見,不也是她教出來的?她要是一開始就把他們培養成唯唯諾諾聽她話的“乖”兒子,現在是不是就能少了很多煩惱?

“娘你別擔心,去南方不是一時興起,我跟春暉商量過,到時候我去投靠黃叔,先跟他學一段時間,我再……”

崔老太擡手,止住他的長篇大論,“想好要幹啥沒?”

“我想先從收報紙幹起,天天在郵政所坐班,對這些也有點……”

崔老太再次制止他的理由,惡狠狠的說:“我也不懂,但你記著,幹不出名堂就別回來,回來我也給你打出門去。”

崔建黨眼睛一亮,“娘答應了?”

崔老太白他一眼,將“撲通撲通”的砂鍋蓋揭開,拿筷子翻了翻鍋,又用紗布墊著,準備把砂鍋端下來。

“我來我來,娘你坐著。”崔建黨把藥湯別出,剛好倒了滿滿一碗,“娘等等,還燙,我給你拿扇子扇扇。”

“去去去,少來這一套。”

直到第二天中午飯的時候,大家才知道崔建黨要辭職的事,與老太太不一樣,大家都不覺著震驚,有崔建軍在前,大家對“放棄鐵飯碗”的選擇也增加了更多理解。只不過,大家震驚的是,他居然不是進廠上班,而是選擇南下!

幺妹聽著,倒是覺著收報紙也大有可為,市場廣闊,而且技術含量不高,起步簡單,掙錢應該也不會太少,等有了資本,再賣書啥的也不錯……要是能開個書店,那更是了不起!

大家見小福星都說“好”,也就再沒意見,只叮囑他去了那邊注意安全,一定要第一時間去找黃外公。

話說,黃外公去甚至也快兩個月了,幺妹家所有積蓄也一並帶到那邊,請設計師做好圖紙,挑了個黃道吉日開工,現在批發市場的房子都快蓋好了。顧學章中途去看過一次,老爺子終究是老爺子,蓋出來的房子跟幺妹計劃得一起不差,甚至因為有專業設計師把關的原因,布局更合理,最大限度的開發了場地用途。

還不確定效果如何,房子是用水泥磚和石棉瓦蓋的,非常簡單,工期也短,現在主題結構和外墻已經完工,正在裝修水電。

本來,顧學章的意思是只要公用通道上每隔五米有個燈泡就行了,畢竟門窗都是可開的,可幺妹要求每個档口都必須有獨立開關的電燈、電表,這就增加了裝修成本。

再給內墻刷上水泥砂漿,地面澆灌瓜米石,裝上一模一樣的拆卸的木板門,那成本就更高了,原本計劃控制在十萬塊以內的建築成本,居然飆到了十二萬。就連黃外公,每天在市場轉來轉去,看得心都疼。

這一天天的,燒錢呐!

不過,效果也是杠杠的,一百四十間档口一模一樣,都是清一色的滑溜新房,電燈一開,整個市場亮如白晝,猶如碼頭上一座琉璃水晶宮。

他們這市場,不止档口裝修得猶如幹部辦公室一樣高档漂亮,更燒錢的是公共區域,不說通道寬敞明亮,就是每個通道裏三輛平板滑輪車,一次性能拉半噸貨,光這一條,至少三年之內就不會有人超越!

更何況前後兩道鐵大門足有八米寬,能同時容納兩輛貨車進出,後大門還貼心的蓋了幾間男女分開的公共廁所……所有档口門窗都是對流的,保證了服裝聚積時的空氣質量,同時又留出足夠的逃生通道,預備發生火災、台風等天災人禍時用的。

老爺子這心裏啊,滑溜著呢!

燒錢還真能燒出質量,而質量就是档次。

還沒正式完工,碼頭上就有人來打聽了,甚至還托蘭艷探口風的,這麽好的位置,這麽好的規劃和裝修,入場費和管理費肯定不低。

而關於價格,黃外公專門打電話問幺妹,因為目前全國都沒有這樣規模和性質的市場,沒有參照,幾乎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幺妹咬咬牙,每個月每個档口30至50元租金,按照距離大門的位置遠近酌情增減,管理費則按照營業收入收取,百分之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