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 51 章(第2/4頁)

秦晁卻很冷靜,甚至對解桐的出現一點都不好奇:“既來之,則安之。”

不多時,賓客滿堂,縣令紅光滿面的邀眾人入席。

官府要宰割商人,又不想吃相難看,就得叫他們自覺掏錢。

酒過三巡,漸入微醺,縣令一改開席時的來者不拒,再有人敬酒時,開始推辭。

聰明人都知道,到開口的時候了。

這時,解爺放下酒盞,當了這個領頭人。

可當他一番話說完,除了縣令微微怔愣,所有人的表情都變了

解爺表示,天災當前匹夫有責,大家今日來此,無非是要商討集資助義救災一事。

救國救民,他第一個贊成。

眼下官府面臨諸多麻煩,譬如招攬的工人在發水時罹難;陵江撈屍成暴利買賣引百姓鬧事;汛期過後縣城和百姓面臨的損失修補;救災糧食物資的把控;甚至陵江上犯案的流寇。

在安置罹難工人一事上,官府之前的做法是以銀錢堵住悠悠眾口。

但無論陵江還是岐水,都是義清縣乃至利州的重要水域,若浮屍腐爛生病,後果堪憂。

溺死時間越長,屍體越難辨認。

所以,官府應當主動出面,有償招工打撈屍體,記下特征供人辨認後,先行安葬。

如此,可杜絕浮屍病變,安撫罹難者家眷,處理暴利撈屍問題。

工人可以是此次澇災由外地遷入的流民,也可以是本地受災的百姓。

根據他們的每日勞力來結算報酬,老幼病殘另議。

救民最怕養出蠹蟲,此法既安置了百姓,也避免了這一顧慮。

救災即救民,唯有民生安定,官府和百姓都緩過這口氣,才有更好的精力來剿滅流寇,處理所有後續問題。

但要實施這些,首先須得選一個合適的地方來安置。

岐水畔有一望江山,是座荒山,此處可用來安葬身份不明的罹難百姓。

山上草木繁茂,無論是搭梁建舍還是據木裁棺,都可就地取材。

考慮到荒山埋屍,恐令怨氣不散。

解爺覺得,可在山頂建一寺廟,請高僧鎮山超度,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安渡寺。

這並非耗錢博噱頭。

除了超度亡魂,寺廟本身還可以用來臨時安置無家可歸的百姓流民。

至於之後如何開荒墾地,自給自足,大可視情況而定。

況且,將一座荒山變得更有價值,對義清縣有利無害。

解爺一口氣說完,席間久久未有聲音。

解爺的話,的確掐著官府目前的痛處,該提的都提到了。

且這番安排極大程度上控制了成本,不說最準確,至少能估摸出個數。

事實上,若是放在往常,官府宰割商人,確有抽油水之嫌。

但這次情況還真不一樣。

縣令收到消息,新上任的都水監是長安城貴族,貴到不能惹的地步!

而他一雙親妹恰好死於此次澇災。

如今,這位大人已至羌河。

除了巡察當地水利,督促官府整改修繕不足外,他更關注澇災後的民情。

羌河之後,就是陵江與岐水。

解爺之法,既能掩藏官府招工一事的失誤,也妥善處理了災後安置問題。

十分彰顯義清縣官府的悲憫蒼生的仁義之心!

而且,錢都是在座各位出的。

縣令雙目放光:“明日,還請解老爺移步衙門,本官要就此事與解老爺好好商議!”

此話一出,默不作聲的大商們紛紛懵了!

姓解的一番細致安排,縣令做此表態,等於把他看做了大商之中的總領!

那之後所有事,必定是姓解的帶頭!

這等於他們一同出錢,卻給解家捧了個最大的吆喝!

大意了!

席間,秦晁只字不語,解爺提到望江山時,還看了他一眼。

見他並無惱怒之態,才略略放心。

……

散席後,解爺將趙陽叫上自己的馬車。

他知趙陽想買望江山,此前一直拖著沒管,今日忽然盯上了這地方,他少不得要解釋。

但說來說去,也只是些以大局為重的場面話。

沒多久,秦晁披著一身月色回來。

胡飛和孟洋已經打聽出原委,正氣的咬牙。

“趙爺,今天的主意是解桐為解爺出的!”

“解爺為這件事對她大加贊許,甚至讓她幫著集資協助官府的事!”

胡飛是怒,孟洋則是心寒。

“趙爺做了這麽多事,不止一次請解爺出面打點官府以便買山。”

“他三推四阻,如今直接盯上了望江山,也不知之前是不是有意為之!”

相較二人的激動,秦晁反常的冷靜。

他看著沉沉的夜色,沉沉的笑了一聲。

“席間不是說過嗎,是為了安渡亡靈。”

……

解桐為解爺出的這一招,讓同樣是被宰割的解爺成了最風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