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過往(第2/3頁)

“周舜華和任鈺君她們嫌棄我功利心重,她們一出生就踩在萬人之上,她們擁有一切,沒有感受過貧窮困窘、賦稅徭役、點頭哈腰,沒有嘗過被人肆意擺弄命運的滋味,當然可以善良大度,淡薄名利。可是我不是,我有許多**想要實現,我不甘心就這樣庸碌地度過一生,我不想至死,都是別人手中一只螻蟻。”

唐師師其實也累極了,寒冷和驚嚇極大地耗空了她的體力,唐師師臉靠在膝蓋上,聲音慢慢小下去:“王爺,你一出生就是皇子,你會有不甘心的時候嗎?”

唐師師抱著膝蓋,自然沒有看到,趙承鈞的眼珠細微地動了動。趙承鈞像被泡在冰水中,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沉淪,他隱隱約約聽到一個女子問他,你有不甘心嗎?

不甘心?他當然有。

他的母親,不對,他不能稱呼她為母親,而是該叫貴妃。

郭貴妃和世宗六歲相識,十年青梅竹馬。可惜因為祖宗規矩,不能立世家貴戚之女為正妃,世宗只能將郭氏納為側妃。登基多年,世宗和郭貴妃感情甚篤,一個月大半的時間留在沈貴妃宮裏,他們共同孕育了三個孩子,大兒趙承鑠,二兒趙承鏞,小兒趙承鈞。

在所有孩子中,唯獨趙承鈞最得寵。他小時候啟蒙時,世宗屢番說“此子類朕”,他讀書、習武,都是世宗手把手教的。

趙承鈞十歲封靖王,是皇子中封王最早的。世宗繞過了上面三個兒子,第一個給趙承鈞封王。後來第二年,世宗為了面子好看,才封皇長子趙承鋌為楚王,皇次子趙承鑠為襄王,皇三子趙承鏞為滕王。

從封號上,也能看出來世宗對趙承鈞的偏愛。他人生的前十三年,身份尊貴,養尊處優,父皇看重,母妃溫柔,兩個兄長都疼愛他,太傅、臣子都對他贊不絕口。趙承鈞的一切都是頂尖的,可是在十三歲這一年,一切戛然而止。

世宗朝間,姚皇後除了皇後之名,其實什麽都不是。世宗婚前壓根不認識姚皇後,婚後也很少去皇後宮裏。奈何姚皇後實在命好,成婚時第一夜就成功懷上了孩子,是皇長女南陽公主。五年後世宗喝醉,歇在姚皇後屋裏,姚皇後再次懷孕,一胎得男,正是皇長子趙承鋌。

趙承鋌占了嫡長的名,被禮法擁戴,世宗抗爭良久,還是無奈立了趙承鋌當太子。後來世宗病重逝世,太子登基,姚皇後熬了多年,終於揚眉吐氣成了太後。她翻身第一件事,就是下令讓郭貴妃為先帝殉葬。

宮廷一直有後妃為先帝殉葬的習俗,但是這只是對於未生育的、不受寵的低位妃嬪,甚至宮女。郭貴妃是開國功臣武定侯郭家的女兒,入宮多年極為受寵,還生下了三位皇子,無論從情理還是法理上,都不可能被殉葬。

然而姚太後執意,郭貴妃為了保全自己的三個孩子,選擇自縊。可是郭貴妃的退步並沒有讓姚太後滿足,姚太後胃口越來越大,她甚至在皇嗣上動手腳,大冬天克扣炭火。三皇子趙承鏞喪父後緊接著喪母,本來就身體虛弱,受凍後感染風寒,又被姚太後壓著不能就醫,才一個月就病逝了。

一夕之間,趙承鈞接連失去了三位親人。十一月父親病逝,同月生母被殉葬,十二月,最疼愛他的三哥得了風寒,也死了。

貴妃殉葬本就駭人聽聞,緊接著皇三子也死了。姚太後怕被人指責,趕緊將郭貴妃僅剩的兩個兒子趕去就藩,根本不管當時能不能上路。趙承鈞當時十四歲,還發著高燒,就被塞到就藩的馬車上。他要來的地方,還是偏遠險惡的西北。

姚太後之心毫不掩飾,她只是換了個方式,逼他們死而已。

趙承鈞路上高燒反反復復,好幾次差點死了。但是他硬是活了下來,直到來年八月,他才終於康復。然而經此一次,趙承鈞的健康大為受損,一整年都咳嗽不休。趙承鈞病懨懨在西平府養病,還不等他恢復元氣,就聽到襄地傳來消息,他的二哥,趙承鑠,感染時疫死了。

一母同胞三兄弟,如今只剩下他一個人。而他,連去見二哥最後一面都做不到。

趙承鈞重病一場,醒來後,他徹底換了個人。曾經宮廷中驕矜受寵的四皇子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刀尖上舔血的靖王。趙承鈞摒棄在宮廷裏養出來的一身嬌貴習慣,親自帶著刀上戰場,和韃靼人殊死搏鬥,靠著鮮血裏浸染出來的戰功,一點點在西北站穩跟腳。

趙承鈞有遺憾嗎?他當然有。二哥的遺骸流落襄地,三哥的死因不明不白,生母冤魂在定陵久久不散,而他的仇人,卻高坐廟堂,享受著皇太後的尊榮。

趙承鈞怎麽能不恨?怎麽能不怨?姚太後還沒死,那個女人的後代還占據著龍椅,趙承鈞怎麽甘心就這樣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