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冊封(第2/3頁)

姚太後悠悠道:“你見她到底是一年前了。她先前沒見著趙承鈞,自然一心向著你,如今已過去一年,她的心還在不在,恐怕不好說。”

馮嬤嬤皺眉,還是不覺得唐師師會背叛。要是周舜華、任鈺君這些,馮嬤嬤或許會打個問號,但是唐師師?

怎麽可能呢。

馮嬤嬤說:“娘娘興許多心了。探子說,這一年來唐師師在王府兢兢業業,不斷離間靖王父子的關系,還屢次維護同行美人。只可惜她腦子不太好使,成功的時候少,失敗的時候多。這次她懷孕是意外,王府開始還以為唐師師私通外男,差點把她的胎打了。等事情揭開後,靖王立刻將唐師師圈起來,他看得太嚴,探子們根本接觸不到唐師師。但是探子私下查過,唐師師並不想要這個孩子,甚至還偷偷買了打胎藥。後面被人發現了,才無奈認命。”

姚太後聽到唐師師自己用藥,心裏踏實很多。如果是心高向外的,得知自己懷了靖王的子嗣後,必然千方百計借子上位,怎麽會悄悄抓打胎的藥呢?可見,唐師師是真的不想嫁給靖王,這顆棋子信得過。

姚太後大喜,臉上難得露出笑容:“她忠誠良善,不忘本心,倒是個中用的。哀家為靖王的事憂心了許多年,生怕耽誤了靖王終身,日後沒法去見世宗,沒想到,他的姻緣在這裏呢。我朝娶妃不看家世,只看才德,唐師師出身清白,性情敦厚,做王妃再好不過。哀家千裏迢迢送人,沒想到成就了一樁姻緣,這是大喜事,該賞。”

馮嬤嬤一聽,就知道這件事成了。她也松了口氣,恭賀姚太後道:“恭喜娘娘,解決了一樁心腹大患。”

可不是麽,姚太後不想讓趙承鈞娶妻,又不能讓他不娶,能找一個沒威脅又偏向宮城的人填在王妃之位上,自然是天大的喜事。姚太後笑而不語,她想了一會後,說:“這樁婚事是哀家做的媒,務必要好好辦。要是讓哀家知道有人偷奸耍滑,糊弄敷衍,或者因為唐師師出身商戶就心生輕慢的,哀家必饒不了他。”

馮嬤嬤一口應下:“奴婢明白。奴婢這就交代司禮監,讓他們給請封折子披紅。”

“嗯。”姚太後想了想,覺得賜婚還不足以顯示她這個嫡母的仁德,又說道,“唐師師家在臨清,不方便送嫁。她雖然不是宮中人,但畢竟是哀家送出去的,哀家也算她半個娘家。把哀家的箱子打開,哀家為她添幾樣嫁妝。”

馮嬤嬤一聽嚇了一跳,能讓太後娘娘添妝,唐師師的造化可真不小。可見一個人的運氣,實在不能說早了。

馮嬤嬤恭敬應諾,同時她也在心裏暗暗盤算,一會得去敲打內務監的太監,讓他們警醒些,好生準備靖王妃的衣冠依仗。皇妃成婚的衣冠器皿全是朝廷賞賜,最能反映官方的態度。這些禮器是皇妃的臉面,而唐師師的臉面,就是太後娘娘的臉面。

這些事情不需要姚太後費心,她只需要表露出態度,剩下的自有下面人操辦。姚太後吩咐完後,轉瞬就將唐師師的事拋在腦後,問:“皇帝呢,他在做什麽?”

提起這個,馮嬤嬤面有為難,小心道:“萬歲爺在西內操練威武軍呢。萬歲爺居安思危,注重武功,可見是個開疆辟土的強國之君。”

姚太後聽到冷笑,涼涼道:“哀家也不求著他開疆僻壤,能守住祖宗基業,不要被人鉆了空子,哀家就謝天謝地了。他還是不肯和沛兒圓房嗎?”

馮嬤嬤尷尬,說:“萬歲爺還小呢,少年人喜歡打打殺殺,沒開這竅。等他嘗了女人的好,他就懂了。”

馮嬤嬤嘴上這樣說,其實心裏並不看好。姚太後口中的沛兒姓姚,是南陽公主的女兒,也是姚太後的侄孫女。當年姚太後為了提拔娘家,將長女南陽公主嫁給侄子姚章,後面孝宗病逝,年僅八歲的趙子諄繼位,姚太後成了太皇太後。按理姚太後已經至於權力巔峰,天下再沒有人能忤逆她,可是姚太後還是不放心,她又將南陽公主的女兒姚沛兒接進宮裏,許給趙子諄為後,繼續鞏固姚家的權勢。

本來結表親不算什麽,世家大族哪個不是這樣過來的。可是尷尬之處在於,姚沛兒比趙子諄大了六歲。

一個八歲的小男孩,娶了十四歲的表姐,怎麽可能發展出男女之情呢?姚沛兒進宮後就守起了活寡,至今尚是處子之身。最開始大家覺得這不算什麽,趙子諄還小,等他大些就懂了。可是眼看五年過去,姚沛兒都十八了,趙子諄已經通了人事,卻還和皇後沒有任何身體之親。

姚太後,南陽公主,包括姚家的人,都急得不得了。然而這種事情急也沒辦法,皇帝那麽大一個活人,他們總不能把皇帝綁到姚沛兒的床上吧?皇後成了紫禁城第一樁尷尬事,宮人們都知道皇後進宮五年至今是處,卻無人敢說,都小心翼翼地避讓著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