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利誘(第2/3頁)

姚太後親手剝的東西,總不至於有毒吧?但唐師師轉念一想,便是有毒她也得吃,於是馬上釋然,放心地將栗子放入口中。姚太後見唐師師吃的沒有一點猶豫,唇邊微微含笑,問:“今日怎麽只有你一人來了?”

姚太後不再說冠冕堂皇的套話,開始和她話家常了。這是好事,至少代表唐師師前幾關過了。唐師師用手遮著嘴,將栗子完全咽下,端起茶潤了潤嗓子,說道:“妾身也想帶趙子誥來沾沾娘娘的福氣,但是這個孩子多病多災,在路上一直哭,昨日更是哭了一宿。妾身怕他傳了病氣給太後娘娘,便讓他在府裏養著,等健壯些了再來拜見太後。”

姚太後畢竟是生育過的人,見狀說道:“興許是換了水土,不適應了。孩子小時候都是多病多災的,稍有不如意就要生病,等他習慣了金陵的氣候就好了。”

唐師師露出松了口氣的樣子,道:“多謝太後。太後是天底下最有福氣的人,希望他應了娘娘的話,早點好起來。”

姚太後又和唐師師說了些育兒的話題,你來我往,十分融洽。姚太後雖然以趙子誥的名義召趙承鈞和唐師師回京,但實際上並不在意趙子誥的狀況。又不是她的孫子,關姚太後什麽事?

姚太後問唐師師:“這些年,你在靖王府過得怎麽樣?”

唐師師輕輕嘆氣,說:“托娘娘的福,妾身僥幸得寵。但是其他幾位姐妹妾身沒能保下來,愧對娘娘。”

“這有什麽可慚愧的?”姚太後倚著炕幾,不經意說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她們能不能得寵,三分靠自己,七分靠運道。她們不能得到寵幸,可見是命裏無福,怨不得別人。”

唐師師應是,心裏不免戚戚。她本來想打聽被送回金陵的那幾個美人怎麽樣了,可是現在聽姚太後的話音,似乎不用打探了。十個正當韶華的少女,十條鮮活的人命,在姚太後嘴裏,完全是命中注定。

她,周舜華,任鈺君和紀心嫻命足夠好,所以活了下來。如果沒活下來,那也是活該。

姚太後又問:“靖王對你怎麽樣?哀家記得,靖王還當皇子的時候,眼高於頂,十分挑剔,對什麽都不屑一顧。哀家以前還和南陽感嘆過,不知道什麽樣的女人,才能入靖王的眼。”

姚太後口中的南陽是南陽大長公主,姚太後的女兒,也是當今皇後的生母。後來南陽公主嫁回了姚家,和姚太後完全是一條船上的人。

唐師師斟酌地說:“靖王看在孩子的份上,對妾身尚算和氣。”

姚太後笑道:“你勿要謙虛,哀家聽馮嫡嫡提起過,靖王對你十分寵愛,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寵溺的很。可見靖王長大了,會疼人了,要是他還是少年時那副冷脾氣,哀家恐怕得頭疼。”

唐師師溫順說道:“太後謬贊,妾身愧不敢當。妾身出身卑微,能有今日全仰仗太後提攜,如今可以成為靖王的正妻,妾身已經知足了,更多的不敢奢望。”

“怎麽不敢奢望。”姚太後淡淡道,“你是他的正妻,理應享受靖王府的尊榮。我記得,你兒子最後定了誥字,是吧?”

唐師師心中―動,原來,這個字是姚太後挑的。唐師師越發警神,應道:“是。”

“那就對了。這才是正兒八經的嫡長子,世子之位理應由他來坐,一個來路不明的農婦之子,有什麽資格攔在你兒子前面?”

唐師師心想姚太後和趙承鈞不愧是同一批宮鬥班出身,離間人心的手段一樣的穩準狠毒,直擊要害。姚太太想繼續利用唐師師監視趙承鈞,但是又怕唐師師倒戈,竟然想出用兒子吊著唐師師。為人母親,自然希望孩子百般好,有誰能看著現成的爵位不動心呢?

而以唐師師的身份能力,又完全無法撼動趙子詢的地位,所以唐師師只能依附姚太後。有趙子誥在,姚太後根本不愁唐師師不聽話。

唐師師除了佩服,說不出其他話。唐師師適時地露出遲疑之色,說:“可是,世子畢竟跟著王爺長大,已當了十來年世子了,這些年從未有錯……

“那有什麽?”姚太後不屑一顧,嗤道,“說白了,不過一個養子罷了,不足一提。立誰為世子雖然看靖王的意思,但是,也要征求朝廷同意。你明白哀家的意思嗎?”

唐師師垂下眼睛,道:“妾身明白。但是妾身愚笨,不知道這些事如何辦,妾身對太後忠心耿耿,絕無二心,請太後指教。”

姚太後滿意地笑了,說:“不著急,有誰是一生下來就什麽都會的,慢慢學就是了。男人都靠不住,唯有兒子才是自己的,只有你的兒子成了靖王,你將來才能安享晚年,生榮死哀。到時候照拂唐家的生意,不就是你一句話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