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人心(第2/3頁)

趙承鈞和王政堂有師生之誼,要是趙承鈞在西平府趕不回來就不說了,他現在明明就在金陵,若是不去參加太傅的七十大壽,怎麽都說不過去。趙承鈞原本讓唐師師在家休息,他去祝壽就好,唐師師思來想去,覺得這樣不妥。既然趙承鈞有意天下,那文官的態度就非常重要,他們必須得拿出誠意來。

最終,唐師師也選擇出門,親自去給王太傅賀壽。

唐師師為防萬一,將周舜華、任鈺君扔在王府,她自己帶著人參宴。反正這兩人本就是側室,唐師師不帶她們出門,誰都說不了什麽。

王家今日車水馬龍,賓客滿門。王家的大太太得知唐師師來了,忙不叠迎到二門,笑道:“妾身參見靖王妃。王妃家裏還有小郡王,您托人來說一聲就好,怎麽敢勞煩您親自過來?”

唐師師下車,走入二門,笑道:“太傅過壽,便是刀山火海也攔不住我。我今日沒來遲吧?”

“沒有。”王大太太笑著給唐師師引路,“王妃來的正是時候,太傅要是知道王妃來了,指不定多高興呢。我家老太太在這邊,王妃隨妾身來。”

“謝大太太。”

趙承鈞去前面給王政堂祝壽,唐師師就去後院,拜見太傅的夫人。這對老夫妻也真是福厚,兩人都七十歲了,竟然誰都沒有過世,身體硬朗,無病無災。

王老夫人的屋裏堆滿了人,賀壽的孫女、外孫女,各支遠親,還有交好的夫人太太,此刻全圍在老太太身邊說話。外面丫鬟跑進來稟報:“老太太,靖王妃來了。”

眾人一聽靖王妃,紛紛站起身。唐師師進門,立刻笑著對王老夫人問好:“老夫人安。”

王老夫人顫巍巍要站起來給唐師師行禮,唐師師連忙攔住:“老夫人不可,我是來給太傅賀壽的,您萬不可如此。老夫人快坐好。”

王老夫人虛推了兩次,又在眾人的攙扶下坐回去。唐師師來了,座位立刻要重新排序,王家幾個孫女連忙讓開,將最近的位置讓給唐師師。

唐師師坐在王老夫人身邊,笑道:“夫人身體硬朗,精神抖擻,真是福氣。要不是提前知道,妾身還以為老夫人今年五十呢。”

王老夫人哈哈大笑:“王妃會說話,慣會哄我這個老婆子。老婆子已經老嘍,比不上你們這些年輕人朝氣蓬勃。老身記得許多年前,靖王還是個小孩子,時常來府中問學問,有時候老太爺不在,他就自己在書房等,一等―整天。那時候老太爺就說,靖王殿下敏而好學,必成大器。沒想到一轉眼,這麽多年都過去了。”

唐師師笑著說:“多謝太傅指教。王爺在西北時有職責在身,時時都在遺憾沒法回京向太傅問安。如今,王爺總算如願了。”

唐師師這話說的很客氣,王老夫人被哄得開懷,笑道:“多謝王爺、王妃擡愛。這麽多年,王爺能記著我們家,老身不甚榮幸。”

“是我們該感謝您和太傅才是。”唐師師說,“要不是太傅悉心教導,老夫人慈愛賢德,王爺如何能習得真學?可見上天也覺得太傅和老夫人德行好,七十年了,依然保佑二老無病無災。”

王老夫人笑:“王妃這話折煞老身。老身—介老嫗,哪當得王妃這等高看?”

“我這是實話。”唐師師說著看向身後的人,“老夫人若是不信,不妨問問大太太二太太,是不是老夫人福德無量,得上天庇佑?”

王家幾個媳婦當然笑著稱是,王老夫人被哄得開懷,臉上笑出一層層褶子。王老夫人笑了一會,關切地問:“聽我家大兒媳說,王妃已經育下子嗣?”

“沒錯,犬子名趙子誥,下個月就一歲了。”唐師師遺憾地嘆了一聲,“可惜他最近水土不服,不能出門,要不然,我就抱他到老夫人跟前,好沾沾太傅的學問和老夫人的福氣。”

王老夫人笑道:“謝王妃看得起,能得您這句話,老身死也無怨了。”

“老夫人福澤深厚,長命百歲,說這些不吉利的話做什麽。我還指望著過幾年趙子誥大了,讓太傅指點他學問呢。”

王老夫人自然一口應下:“這有何難。這幾年老太爺時常抱怨我家的兒孫愚鈍,簡直愚不可教,正好送小郡王過來,讓老太爺教個聰明的學生,好歹瀉瀉心裏的火。”

唐師師和眾人一起笑,滿堂兒媳孫媳見了,見縫插針地說討喜話。其實這話就是場面話,很快唐師師和趙承鈞就要回西平府了,王太傅怎麽可能教趙子誥呢?

無論唐師師還是王家人,誰都沒有把這些話當回事。

王老夫人笑了一會,看著面前美麗嬌妍的年輕王妃,感嘆道:“歲月不等人啊。老身記得,王爺年少時時常獨來獨往,老太爺私底下和老身提過好幾次,說靖王什麽都好,唯獨太孤。老太爺擔心過許久,生怕靖王太忙著外面的事,虧待了自己,幸好,如今靖王娶妻生子,成家立業,老身和老太爺也能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