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日久(第2/3頁)

唐師師心裏疑惑,也就問了出來:“兩個孩子都小,一個一歲,—個兩歲,連話都說不清呢,為什麽現在就要定伴讀的事?”

“早定了也好。”趙承鈞說,“早些說了,也讓王家提早做準備。”

唐師師剛才就覺得不對,現在她越發懷疑了。唐師師皺眉,問:“你是不是有事瞞著我?你剛才為什麽說等你回來,難道,你要出去?”

還不算蠢,好歹聽出來了。趙承鈞笑著攬住她,下巴輕輕放在她的頭發上,說:“周王和齊王意欲謀反。過幾天,我要離京親征。我會把劉吉留在宮裏,有什麽事,你只管去找劉吉。”

唐師師嚇了一跳,眼睛霍然瞪大。親征……和書中,一模一樣。

那他不慎中暗箭、英年早逝等事,是不是也要發生了?

趙承鈞靠在唐師師帶著清香的頭發上,心想,如果這次他真的出了什麽事,有王太傅、劉吉、宗人府這一批人在,他們一定會擁立趙子誥為皇帝。至於向英、楊首輔等人,趙承鈞很確定,一個是成年而猜忌的趙子詢,一個是年幼且單純的趙子誥,他們一定會選擇趙子誥。

到時候皇帝年幼,勢必需要太後輔政,唐師師終於能實現她的夢想,真正達到隨心所欲、出口成旨了。

趙承鈞本來以為自己沒私心,他一定可以公平對待親子、養子。但是後來他發現,永遠不要挑戰人性。

就算是他自己也不行。

他終究偏心唐師師。只要她這一輩子能高枕無憂,得償所願,趙承鈞便是死,也能安心了。

唐師師垂下眼,陷入長久的沉默。書中趙承鈞死後由趙子詢繼位,一時因為趙子詢有周家、任家支持,二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趙承鈞沒有親生兒子,唯有趙子詢這一個養子,而且趙承鈞出征前,已經將趙子詢立為太子,可見讓趙子詢繼承皇位,本就是趙承鈞的心願。所以,趙子詢沒什麽波折地繼位了。

但是這次一切都不一樣了。趙承鈞有親生兒子,趙子詢也沒有被立為太子。按照世人根深蒂固的宗族思想,趙承鈞死後,當然該由親生兒子繼承家業,養子可以分些財產,但是皇位哪能不給親子給養子呢?

而且趙承鈞讓王家的嫡幼孫給趙子誥做伴讀,這樣一來,王家就會站在趙子誥這邊。劉吉也在宮裏,劉吉是皇家血統忠實的擁護者,事發後,他必然會扶持趙子誥上位。

總而言之,現在的局面雖然不明朗,實際上對唐師師非常有利。如果讓趙承鈞選,他未必會選趙子誥,但如果趙承鈞沒有留下遺囑就去世,那世人的偏見就會完全倒向唐師師。

唐師師默然,她已經占了八分勝算,只要她什麽都不說,太後之位就是她的囊中之物。可是這樣,趙承鈞就要死了。

他用了那麽長時間報仇雪恨,布局籌謀,卻死在勝利的前夕。

唐師師垂下眼,問:“陛下執意要親征?”

“是。”

“為何?”

趙承鈞失笑,擁住唐師師,說:“因我而起,自該由我了結。從一開始,這些戰爭、陰謀、政變,就全是我的事情。你們只是被我拖入其中而已。”

“時和勢密不可分,哪有什麽你我之分。”唐師師語氣不善,硬邦邦地說,“你就不怕,你在出征路上出什麽意外?”

“我已行軍多年,在西北不知打了多少仗。我和韃靼人交手都沒有意外,還怕我那兩個草包弟弟?”

唐師師抿嘴,說:“這不一樣。”

“哪裏不一樣?”

唐師師語塞,頭―次覺得怎麽說都不對。她要如何說呢,難道說你沒有死在陣前,但是會在某次收兵時,被從背後射來的暗箭毒死?

唐師師還在想怎麽樣可以把這句話表達的真實可信又不會被人懷疑,她正在苦惱,頭頂上傳來輕輕的笑聲。

趙承鈞緊緊擁著她和孩子,下巴壓在她的頭發上,無聲地笑了。他無意試探她,但是她願意提醒他,挽救他,他已死而無憾。

唐師師聽到他笑,莫名覺得不對勁。唐師師挑起眉,問:“你笑什麽?”

趙承鈞心想,她啊,終究不夠聰明,也不夠狠心。如果她能狠狠心,放任趙承鈞去死,那接下來一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當皇後再受寵,又怎麽比得上太後隨心所欲呢?

趙承鈞說:“你衣櫃裏那套青藍色的長裙,為什麽不再穿了?”

唐師師聽到臉色驟變。那套衣服唐師師從沒有穿過,她在裏面藏了書!趙承鈞怎麽會知道?

趙承鈞一看她的反應,就知道她自從上次看完後,再也沒有檢查過。他暗暗嘆氣:“你可真是心大。”

唐師師坐在原位沒有動,她沒有試圖去找,也沒有裝不知道,而是問:“你試探我?”

“沒有。”趙承鈞說,“我若是想試探你,就不會和你說這些話。但是你能提醒我,我還是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