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鯤出於海 ,振翅為鵬(第2/3頁)

此時拱起的部分已經超過千米,激流從拱形頂端傾盆而下,撞擊在原本就不平靜的海面上更是巨浪卷天。這麽看起來就像是有什麽東西要從海底沖出來似的,因為它帶出了大量海水,於是四周的水位紛紛落下,冰山或是倒坍或是直接被海浪推到不知何方。海面上有無數漩渦,整個天地都動蕩不止,可是那個出水之物尚未完全露出真容。

這幾名神隱門弟子迅速飛起,然後朝四面八方飛去,可是他們相比起這綿延千裏的海墻實在太過渺小,從那上面隨便傾瀉的一道水流都有可能將他們從天空中擊落。

向來寂靜的北海之冥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會有如此聲勢。

鯤出於水,振翅為鵬!

原本鯤眠於北海之冥,在某個時期會出海化鵬,振翅拍擊便是三千裏,扶搖而上便是九萬裏,幾乎瞬息之間就飛至南海天池。在它遷徙的過程中,世間小半海域都要被它的翅膀遮蔽,從而陷入黑暗,其景甚是恢弘壯闊。

但是能見到這景象的人卻是不多。因為鯤身子極大,所以出海時所需要的力量也龐大到難以想象,這點它自己很難做到,所以它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推動力。

根據修道界和凡世的典籍記載,鯤化鵬的時機一般都與中央大亂流有關,待到中央亂流進入j□j期,整個大陸的海流都會被其推動,從而開始急速運轉。原本對於鯤而言只是湍湍細流的深層暗流變得強而有力,足以給它龐大的身軀一個助推之力,從而出海化鵬。而中央大亂流的異象往往萬年才有一次,最近一次是在千年前傾天之戰前夕,怎麽看也不可能在這個關頭再次發生動蕩。

可事情就這麽發生了,陷入暴動的中央亂流讓世上一切海流都瘋狂流轉,鯤出海化鵬的時機也提前了,這讓所有在北海之冥修行的神隱門弟子有些措手不及。

稚川望著近在咫尺的巨浪,突然想起來十年前蘇悼白師伯曾經提過中央大亂流提起的事情,那時候好像有囑托什麽。

對了,他是在囑托那位來鎮守北海之冥的魔尊,讓她小心行事。也就是說,黃泉魔尊此時也在這裏吧?

稚川想到這裏突然心中一定,那位魔尊是受了聖者大人律令的,不可能袖手旁觀。既然聖者大人將事情交給她做,想必也是相信她有庇佑眾人的能力吧。

她一邊以太極陰陽圖撐住大陣,暫時將身後幾名修為略低的弟子擋住,一邊在茫茫海浪中尋找那位魔尊的身影,可惜根本沒有。

“你們先撤。”稚川漠然道。並非同門之誼讓她不顧自身安危,而是因為她受了命來護持師弟師妹修行,那麽就不得不將這件事一絲不苟地完成。

好像仙道聖者一直以來灌輸給神隱門弟子的都是這麽個道理——命可以不要,事情一定要做好,不然活著回來也弄死你。

其余幾人也沒有絲毫要糾結的意思,他們飛快地化作清風隱去身形,然後乘著海浪就離開了北海之冥。這對於太上道門人而言也是合理的,護持他們修行是稚川的職責所在,哪怕她犧牲,他們也沒有必要因為這種理所當然的行為而愧疚或者惋惜。在漫長的修行後,當他們成為稚川這樣的前輩時,他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如果說支撐著人道修者相互幫助的是情感,那麽支撐著仙道修者相互幫助的就是規則。前者會帶來不可想象的巨大力量,同時也有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巨大破壞,而後者則更為強大有力,畢竟沒有人會為了穩固而恒久的規則而產生怨懟或是爭執。

稚川周身的陰陽之氣愈發稀薄,她見自己身後的弟子們都走得遠了,於是索性撤去大陣,也轉身往南邊飛去。

可惜她沒能逃出多遠就被一股巨浪當頭擊中,她只感覺黑漆漆的水浸透全身,寒意滲入骨髓,鯤的磅礴氣息讓她喘不過氣來,真元調動也頗為吃力。她一點點被漩渦拖入水底,在水下,她隱約能看見那個龐然大物的輪廓,它在黑茫茫的水中橫亙萬裏,輝煌壯美。

稚川難以將視線從鯤身上移開,第一次直面這樣讓天地瞬息變色的存在,她心中不由生出一種渺小而卑微的感覺。她在鯤的面前渺小得一無是處,而鯤在中央大亂流面前一樣的渺小而脆弱的,中央大亂流在天地面前又是微不足道的,而天地之大還不是被“道”所統禦?

歸根結底,世上至大至美的存在,還是無處不在的“道”啊。

稚川在生死一線間突然頓悟,可是這又如何,她馬上就要被極寒亂流絞碎了。她有些自嘲地笑了笑,十年期滿,那位魔尊怕是走了吧。

海底比起海面的風起雲湧也是絲毫不遜色,中央大亂流的變動幾乎是將四大海域全都攪亂了。冷暖交匯,急流相沖,水下深湧的暗流變得具有攻擊性,將海底巨石轟碎,將平坦的海床沖刷出千裏溝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