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冬天走遠, 襟江兩岸的楊柳綠了,又到了宜人的初春。

倒春寒剛過,天氣一天一天晴朗起來。

柔兒和安安乘車經過熱鬧的江畔, 不遠處有歌女的吟唱聲, 伴著慵懶的絲竹,一道隨風吹送而來。

安安揭開車簾朝外望, 她總被這片熱鬧繁華地所吸引。

柔兒有點疲累, 坐了半日車, 腰骨也泛酸。年紀漸長,容易疲累,安安回過頭, 就見她按揉著腰背, 忙坐到她身邊,把小手貼在她背上, “娘親, 我幫您捏捏吧。”

柔兒索性閉上眼,安然享受了女兒的體貼。

“娘,您說爹爹和二弟什麽時候能回來?”

“才走了沒幾日, 只怕沒那麽快, 怎麽,這就想爹爹了?”趙晉平素最疼安安,甚至稱得上是寵溺, 安安也最黏父親, 這回趙晉去京城去辦事, 準備也帶上彥哥兒去見見世面, 為此安安還有點失落, ——她還沒去過京城呢。

“可不是?”安安對父親的喜歡毫不掩飾, 又道:“也想彥哥兒,他年紀小,一下子走那麽遠,也不知習慣不習慣,阿娘,你去過京城嗎?我聽郭忻說,那裏很大很熱鬧,比浙州還要繁華。”

柔兒點頭:“是的,京城很大,走一天也走不完半座城,皇親國戚都在那裏,街上那些鋪子,說不準就是哪個大官的家眷開的。”

安安靠在她肩上,言不由衷地道:“還是算了,我要是走了,會惦記阿娘,阿娘也會擔心我,我還是不去了。”

母女倆正說著話,車馬停了下來。吉祥樓掌櫃早早就候在下面,躬身迎上來,笑道:“知道今兒夫人和姑娘來,提早就備了最好的料子和花樣,專指了婁姑姑候著呢。”

婁繡娘是吉祥樓最好的繡娘,如今輕易不接單了,只在吉祥樓指點其他的繡娘們,收了幾個徒弟,相當於在為吉祥樓培養將來的中流砥柱。

柔兒說:“您客氣了,我時常來,不好每每耽擱您們的正事。”

掌櫃笑道:“能伺候夫人和姑娘,是我們這些底下人的福氣,怎能說是‘耽擱’呢?”

柔兒點點頭,沒再說話,扶著安安的手走了進去。

二樓事先備好了香茗和點心,婁繡娘替安安量尺寸,笑道:“一晃眼大小姐都這麽大了,身量比我都高了。”

柔兒順勢在瞧賬本和近來吉祥樓的買賣單據,聞言擡起頭來,“可不是?時間過得真快,想當年,安安頭回正式去赴宴,裙子就是您親手裁的。這回及笈禮,是除了成親外最重要的大事,少不得勞駕您。”

柔兒自己也會針線,手藝且不賴,加上自己又開了針線鋪子,孩子們和趙晉的衣裳,她甚少需要去求外人。不過市面上尋常繡娘跟婁繡娘都比不得,婁繡娘早年是專給宮裏的貴人做針線的,一手繡活出神入化,是他們這行傳說裏存在的人。

安安第一次正式見客穿的禮服和大場合需要的衣裳都是這婁繡娘做的,不單單是重視安安,更是要讓這久不出山的老師傅體現她不能被人替代的可貴價值。

這些年柔兒跟趙晉沒少學生意上的事,依著趙晉所言,做生意不僅僅是賺錢的學問,更是盤人的學問。

“夫人太謙了,為您分憂,本就是我的本分。”

挑好了用料,商量好了花樣,婁繡娘打包票說會在及笈禮前做好。柔兒還有些生意上的事要問掌櫃,安安帶著侍婢率先走下樓,在門前廊下等候。

霍騫適時闖入她視線中,此後在她心裏留下了抹不掉的影子。

那時他還年少,是鮮衣怒馬、恣意快活的十九歲。

而她也正青春,像株茉莉花圃裏突生的奇異玫瑰。紅火耀眼,美艷不可方物。

霍騫和友人走在路上,才從斜對面的茶樓走出來。許是衣飾太打眼,被有心人盯上,在後跟隨了半條街。

幾個孩子打打鬧鬧,短暫擋住了霍騫和友人的腳步。

就在那一瞬間,站在對面的安安看見一只手,飛快自後伸上前,抓住了那個青衣公子腰上掛著的玉佩。

安安瞪大了眼睛,揚聲道:“小心!”

霍騫擡起頭,一個身穿茜紅衣裙的少女正朝他奔來。

在沒人注意的地方,霍騫伸出兩指隨意地擺動了一下。不遠處人群中有幾個影子湧上來又退了下去。

“小偷!有人偷了你的東西!”她朝他喝道。

友人大吃一驚,“霍公子,你什麽不見了?”

霍騫笑了笑,“是塊玉佩,不要緊的。”與此同時,他們身邊的從人也跟安安一塊兒追了上去。

友人道:“這賊子未免太膽大了,連您也敢搶。不過……”友人回過頭,見那抹紅色的影子奔出去好遠了,適才他聽見聲音就認出來了,那姑娘是趙平安。

——

約莫半個時辰後,下人們來到茶樓回報,“爺,街上人太多,叫那賊人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