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別指望我

王家因為有馬車,下田最快最早。

都割出好大一截了,相鄰稻田的人才匆匆趕來。

不看別的,就看王家田裏這齊刷刷一排人,就羨慕啊。

王老柱剛好割了一段,起身緩口氣。

隔壁田的就忍不住一邊割稻谷,一邊跟他嘮嗑:“老王頭,你們家今年可不得了啊!”

王老柱笑著抽一口煙:“托福,托福,今年年成好,大家都日子都好過啊!”

“可不是,咱們村算是好的了,聽說有些村子,連這些天都沒堅持住,前些日子那稻漿沒灌滿就先開鐮了。我還聽裏正說,咋今年稅賦還要漲,一畝地比起往年,要多交半成糧食呢,這讓咱們靠地吃飯的莊戶人家日子咋過啊?”

王老柱也皺了眉頭,嘆了口氣。

往前又割了一段,趕上了王永富,王永富趕著馬車來,哪裏好意思真看著爹娘下地,自己呆著。

他的腿腳如今只要不變天,倒真沒什麽大礙了,因此跟在後面也就下了地。

那速度,也就比林氏慢些。

王老柱將剛才聽到的話,跟王永富嘀咕了幾句:“唉,這莊戶人家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要是往年,有老二在,咱們家好歹不用交稅賦的。這今年,也不知道要交多少呢…”

那語氣裏,居然有一點惆悵和惋惜。

要是往年,王老大肯定要接腔,順著王老柱的意思,把王老二誇贊一番。

因為莊戶人家如果出了秀才的話,是不用交稅糧的。

這也是老王家在七裏墩立身的資本和特權。

王老柱往年這個時候,都會特別得意和自豪這個資本。

外人不知道情況,只知道王家不用交稅,那可省了好多糧食,一個個都羨慕不已,每年都要奉承王老柱幾句。

就是家裏人聽到了,也都會附和兩句。

雖然都知道,省得那部分稅糧,也都是王老二拿走了的。

家裏的田地是種多季的,春收麥子,秋收稻谷、小米,高梁等。

稻谷產量低,屬於細糧,大部分都是拿去賣錢,也算是家裏一個重要的收入。

麥子和小米、高粱,會留著家裏,磨碎了,混在一起吃。

這樣能讓一家老小都能填飽肚子。

即使王家以前算是七裏墩的富戶,也都是這麽幹的,只會在逢年過節,或者家裏人不舒服的時候,才有白面和白米吃。

只有王永安,每年省下來的稅糧,雖然不用交給官府,可都被王永安一兩不少的,拖到城裏家去了。

而且稅糧還能摻和點別的,王永安從來都是只要白米,小米和高粱是從來不要的。

往年家裏的稻谷,說到底,不是賣了錢供他讀書了,就是直接拖到城裏,和他的老丈人一家吃了。

王家人真沒意見嗎?不過是指望著王永安出息了拉幾個兄弟和侄子一把,才咬牙供著。

如今聽王老柱好像還很惋惜,王永富實在沒忍住:“爹,往年的情況您老人家又不是心裏沒數?那稅糧雖然沒交,也給了老二了。咱們家這些年,除了一個空名聲,實沒沾上老二什麽好處。”

“如今這樣,我倒覺得好,交完稅糧後,咱們家再多留一點細糧,我看妹子喜歡吃,您跟娘年紀也大了,也該吃點細糧補補身子了。除去這些,還能賣些銀錢,比往年可強多了!”

王老柱沉默了半天,吧嗒了一口煙。

嘆口氣:“我也知道,如今家裏這好日子,都多虧了你妹子!只是,我想著,世人分幾等,士農工商。咱們家以後日子越過越好,沒個名頭護著,將來只怕有人眼紅。”

“那山貨生意雖然來錢,可是名聲不好聽。家裏還是得出一個讀書人才行!”這是王老柱一輩子的執念。

王永安倒是實現了他這個執念,只可惜,最後傷害王家和王老柱最狠的也是他。

這話,王永富就不好接了。

倒是王永貴被張婆子在後面罵著,剛好割到這裏,接話道:“爹,我看還是算了吧!要是再供出一個像老二那樣的讀書人,咱們家這地就又要被賣了!到時候小妹也嫁人了,您再指望誰去把地給贖回來啊?可別指望我啊,我王老三可沒這個能耐!”

“再說了,我們兄弟這一輩的,除了老二也沒一個有讀書的天分,小一輩裏,金鬥和金壺已經不指望了,就剩下金罐還有我家金盤和金勺。爹你是打算供哪一個啊?還是三個一起供?那咱們家有銀山也供不起啊!”

這幾日雖然總是被妹子教訓,十分沒面子,可是他打小就習慣了,在妹子面前,面子是不存在的。

加上這家裏日子好過,每天都有葷腥,能吃飽肚子,最主要的是,還能發月錢,這讓王永貴覺得這日子可比以前的家裏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