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失落的古城

山海經有記述,羽人之國,不死之民。

楚辭之中,也有一句,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

說的就是這種,身生羽毛,能飛的羽人。

在道教傳說之中,羽人就是仙人,可以騰雲駕霧,駕龍飛翔。所以古代的道士,也稱為羽士,終極目標是羽化登仙。

種種傳說,在王豐的腦中浮現,讓他思緒萬千。

巨大的羽人雕像,到底意味著什麽?

還有……

王豐的目光轉移,落在了滿是青藤的山包上。這兩三天時間來,他不僅是清除了雕像上的藤條而已,也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密集的藤條植物下,看似蒙古包的大山,事實上不是山,而是一座城。

一座石頭壘成的城池……

流水潺潺,好像拱門似的山洞入口,真的是拱門。

城池的大門。

一座石頭城,又有巨石為像,坐落在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

這個發現,也讓王豐心中震撼,難以置信。特別是,巨大的石像,還是傳說中的羽人,充滿了瑰麗神奇的色彩。

石頭城,到底是誰建築,石像又是誰雕刻?在荒山野嶺中,又是從哪裏采石,又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才建造出這宏偉奇觀?

最重要的是,石城為什麽被遺棄了?

城中原來的百姓呢?他們去了哪裏,他們是什麽來歷?

他們為什麽要雕刻羽人石像?

無數問題,湧入王豐的心頭,讓他難以解答。或許,這一切答案,盡在這失落的古城中。城池之中,肯定埋藏了許多機密……

一時之間,王豐的眼睛閃亮,也有了決斷。

他本身,就是為了尋求答案而來,現在又發現了,神秘的古城。

濃濃的好奇,讓他不再猶豫,重新爬上了雕像。

巨大的雕像,就立在城門邊上……或者說,城門是在雕像雙腿之下,開鑿成門。

也可以想象,在古城的繁盛時期,外人一來到這裏,還沒有進入城池,首先就看到了巨大的羽人石像,肯定受到極大的震懾,然後俯首膜拜。

石像旁邊,就是城墻。

這些城墻,高度不及石像一半,但是王豐以儀器測量,也可以確定城墻的高度,也有十二三米高,兩三米厚。

王豐破開層層山藤,看到了城墻的一角。

只見高大寬厚的城墻,盡是修鑿整齊的巨大條石,交錯堆疊壘成。條石呈長方體,每塊條石的長度,幾乎在一米左右。寬高相等,基本沒有什麽偏差。

這個發現,也讓王豐倒吸了一口涼氣,更加的驚駭。

他估量過了,整個城池至少七八平方公裏的面積。以現代的目光看來,這樣的面積,最多算是鄉鎮的級別。

問題在於,古城古老滄桑,歷史十分久遠。以古代的生產力,特別是在荒蕪人煙的地方,修建這樣的城池,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可偏偏,古城建造成功了,哪怕他只是看到了,城池的冰山一角。

但是見微知著,王豐完全可以推斷,類似這樣的“奇跡”,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說不定是幾十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比如說,樂山大佛,就是足足開鑿了九十年。

那麽,這樣的深山古城,會不會修了幾百年?

再不濟,也要修上一兩百年。因為類似這種,條石壘疊的修城方法,在他的印象之中,似乎只有經濟發達的大城、名城了吧?

畢竟開采石,還要鑿在方條狀,工序太瑣碎、復雜。

一般小城小鎮,肯定負擔不起……

王豐心念百轉,小心翼翼踩在“鳥巢”上慢行。整個城池已經被藤條覆蓋,他想進城一探究竟,肯定要在某個方位,開一個口子,方便進去。

至於底下的那個城門……現在已經淪落為排水道,環境汙穢肮臟。與其走城門,不如在城池上,開個“天窗”,更快捷。

王豐慢慢攀爬,也注意到了,“山包”有起伏痕跡。這說明了,城池之中的建築,肯定是有高有低。最高的,無疑是石像,其次就是……

他視線流轉,迅速鎖定了目標。

在城池的盡頭,與石像呈對角的地方,也有一片隆起的建築。

那片建築,比城墻還高幾米。十七八米,將近二十米的高度,多半是城池的行政中心,城主府邸之類。

王豐輕快過去,選定了位置,然後抄起了砍刀,斬斬斬。

綠藤枯藤,層層纏繞,也費了他大半個小時,才算是“鑿”開了一個孔洞。明媚的陽光,從孔洞之中,映照了進去。一股陳腐的氣息,在底下湧了出來。

王豐捂住口鼻打量,只見下面是類似街道的環境。

道路上,鋪了厚厚枯枝敗葉,腐爛成泥。

打量片刻,王豐驚訝了。在他街道的盡頭,看到了一排柱子。那些柱子,也被青藤纏繞,但是卻支撐起高高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