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第2/2頁)

“庭野先生,您說什麽?”內田悠的臉色有點難看,他盯著庭野信一問道。

庭野信一被他盯得有點毛,稍一錯愕,便重復著剛才的話,說:“我是說,雖然他們刻意壓低了價格,但畢竟還是表現出了收購這些破產公司的願望,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我不明白,為什麽我們的企業被中國人收購了,通產省卻要認為是好事呢?”內田悠不滿地問。

庭野信一把手一攤,說:“這都是一些經營不善的破產企業啊。如果沒有企業收購它們,它們的設備就會放在廠房裏生銹,最後變得分文不值。現在中國人來了,願意出錢收購這些企業,這對於日本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庭野先生,我完全不能接受你的觀點。”內田悠急了,他用手指著自己送給庭野信一的那份文件,說:“麻煩你再往下看看,你就會知道中國人收購日本企業是不懷好意的。他們一貫在用各種手法竊取我們日本企業的技術,使我們的企業喪失國際競爭力。如果像秋間會社這樣的老牌制造業企業落到中國人手裏,中國人將可以輕易地獲得這些企業用上百年時間積累下來的專利和技術訣竅,從而對我們日本的制造業造來毀滅性的打擊。”

“有這麽嚴重嗎?”庭野信一嘟囔著,不過還是照著內田悠的要求,繼續翻看著那份文件。

“技術換市場……這一點我記得當初你們這些企業都是接受了的,那時候我在立山公司,我們公司也討論過如何通過向中國官方轉讓一些技術,以獲得中國市場的問題。”庭野信一說。

“是的,我們池谷制作所也曾做出過這樣的錯誤決策。”

“內田君為什麽覺得是一個錯誤決策呢?”

“因為中國人的學習能力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他們現在已經用當時學到的技術來搶我們的海外市場了。”

“是嗎?我覺得,這是不是因為你們懈怠了,在過去的10年中沒有發展出新的技術。”

“也許……是吧”內田悠的口氣軟了,過去10年,日元不斷升值,房地產價格翻著番地上漲,炒股炒房炒匯,哪樣不比研發技術更賺錢?誰還有心思開發技術。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池谷制作所也不至於害怕那些用自己80年代的技術武裝起來的中國競爭者了。

“派出留學生盜取日本的技術?”庭野信一繼續讀著文件上的內容,他的眉頭皺了起來:“內田君,你說的這個情況,有確鑿的證據嗎?”

“我們還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不過,有兩位滯留在日本的中國技術人員向我們提供了這方面的信息,他們說中國政府非常重視外派留學生的工作,據猜測這些留學生都是帶著神秘使命的。”內田悠說。

“就是你在報告中寫到的葛濤和……酒井倩霽嗎?”

“這位酒井女士,中國名字是叫楊倩霽的。她和這位葛濤先生,都是中國國家石化設計院的工程師,前幾年赴日本來學習技術,然後便留下了。我們這次撰寫這份報告,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素材。”

“這樣的素材,可信度存在疑問吧。”庭野信一淡淡地說。如內田悠說的葛濤、酒井倩霽這種人,通產省也接觸過不少,他們大多是借著前來開會、學習等機會,偷偷脫團,然後滯留下來的。為了讓日本政府接受他們,避免被遣返的命運,這些人往往要編出一些故事,諸如受到迫害,或者身負秘密使命,而他們又不願意做惡,所以才叛逃出來。

日本的政府官員一開始還相信這些說辭,再往後就發現滿不是那麽回事。不過,這些滯留者對於日本來說也是有用的,所以大家也就裝聾作啞,接受了他們編出來的故事。現在內田悠用他們編的這些故事來作為證據,這就由不得庭野信一要覺得齒冷了。

內田悠其實也知道自己的證據站不住腳,不過他還是硬著頭皮說:

“我覺得,這種事情,我們應當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中國官方一直都希望能夠發展自己的技術,超越日本,通產省有義務制止中國官方的這種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