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眾人一起來收菜(第2/3頁)

借著大棚裏的火光,幾個人看清燕飛的穿著的時候,都是忍不住替他打了個寒顫。

大冬天的,雖說這會兒下雪溫度不算最低,可外邊大風吹著,怎麽也得有零下的氣溫了。可這人就是任性,光著膀子穿了個大褲頭踢拉著個拖鞋就出來了。

進了大棚裏面就暖和了,裏面燒火的池子裏火焰熊熊——這個大火坑這個冬天立大功了,大棚附近這荒地裏的枯草灌木都可以往裏面扔,既能給大棚升溫,又清理了荒地雜草,真是一舉兩得。

除了這個火坑,裏面還放置的有火盆。雖然沒有明火,不過都是冒著青煙,證明裏面是有東西在燃燒著散發著熱量的。

其實用火盆給大棚升溫是最合適的了。

用火坑這就太簡單粗暴了,也虧得燕飛,別人哪來這麽多的木柴燒啊!何況這家夥就連隔壁的蚯蚓棚裏都是這麽燒的——蚯蚓倒是不怕冷,大不了天冷了躲深一點的土裏,可天冷了就不長了,也不會產卵了。

還好這也不是每天一直燒,大部分時候都是用的火盆。至於怎麽個燒法,用什麽燃料,這個也簡單,和牛棚裏給牛棚加溫的東西都一樣,後面會告訴大家的。

那些動物都不傻,兩只狗也跑進來趴到了簾子裏邊,其他的老虎黑熊什麽的,都是把脖子上的鐵鏈子扯得緊緊的,盡量讓自己靠近這個大火坑——天寒地凍,誰都知道找暖和的地方,沒傻的!

猛然見到這麽多人來,那些圍在火坑邊的動物都有些騷亂,不過燕飛喊了一聲,所有的動物就安靜了下來。原本林玉梅幾個還有些擔心那老虎,這下頓時就不怕了——小老板就是厲害,這老虎愣是給養得和貓似的。

燕飛其實都摘了一大筐還多了,只不過聽到大家來的時候他就不幹了。大棚裏面就算有幾個火盆,那也是暗火,對別人來說,還是照樣黑乎乎的。他連個手電筒都不用幹活,別人還不當他是夜貓子眼啊!

其他人可不知道他根本夜間視物的本領,只當他是起得更早幹的這些活兒——摸黑摘這麽多青椒黃瓜,那肯定得幹不少時間了。

頓時想起來黑子剛才在路上說的話:我起床的時候他都幹半天活兒了……

再望向燕飛的目光就又多了幾分佩服!

這佩服燕飛倒是受之無愧,雖然他在大棚裏忙活的時間比大家想象得少很多,可在別的地方忙的就多了。真要說起他幹活的時間,絕對比大家想象的更多。

這麽多人幫忙,雖說大家還需要打著手電筒,可效率也比他一個人快多了。

其實本來今天去賣的話,昨天下午就可以收了。也就是燕飛覺得自己反正白天晚上都能幹活,才說今天起早摘,沒想到大家都頂風冒雪的跑來了,白白跟著他受了這一遭罪。

不過幹活的這些人可是不覺得受罪,畢竟外邊雪花飛舞,有幾個人能在這時節有這樣摘黃瓜的機會呢?

說出去都夠吹噓幾個月的了!

等大夥兒把幾個大筐子都裝滿,圍著火坑或蹲或坐,人手一根小黃瓜,吃著是格外香甜。

燕飛去屋裏穿好了衣服過來,交待道:“牛棚那邊該多放幾個火盆的就多放點,別把牛給凍著了。免得天冷牛不長肉,反正咱也不缺那點漚火的東西。”

他說的漚火可不是和人置氣的漚火,是這邊的方言。就是和大棚這邊一樣,弄個火盆,不放那些能燒出明火的東西,放些諸如鋸末這樣的燃料,要壓瓷實了——就是壓緊踩結實。

這樣的點上火沒有火苗,就是慢慢的一點點的肉眼不可見的燃燒著。一火盆東西就能燒很久,適合長時間加溫用。

養牛場雖說沒鋸末,可是有一樣多得很,那就是牛糞。

幹牛糞就能充當這樣的燃料,就地取材,真的是一點都不缺。

沒錯,蔬菜大棚裏的那些火盆裏面也是牛糞,蚯蚓棚裏也有。這種燃料對燕飛來說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如果不怕麻煩的話,可以隨便放多少火盆都可以。

也就是燕飛覺得反正自己柴多,恐龍大世界裏隨便撿點枯枝就夠過冬了。而且大棚裏面也是溫度越高越好,所以才弄了個火坑——當然這簡陋的大棚,根本不可能達到蔬菜的上限要求,也就不需要考慮溫度過高對蔬菜的影響了。

三岔河這邊沒有把牛糞當燃料的習慣,燕飛這也算是又一個廢物利用的新舉措了。

所以聽燕飛說咱也不缺那點漚火的東西,大家都是笑了起來。信息交流不便的年代,就是這樣,要不有句話叫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呢!人們互相之間交流的少,以前大家可真不知道牛糞也可以這麽燒。

笑過之後燕飛就準備出發了,板車也是重新加固過的,幾個大筐子放上去,大家還怕把菜凍壞了,弄了些幹草把周圍都是圍著纏著塞著,上面也給蓋上厚厚的毛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