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大河基地(第3/4頁)

每次見了燕飛還笑眯眯地,一副你知我知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表情。

實際上也有人給燕飛分析過,他現在年齡還小,偏偏事業還越做越大——進入十一月份,又一大筆預付款到賬之後,燕老板又大手一揮,發放出去了四五百頭小牛犢。

算下來整個三岔河鄉,他已經放出去了一千五百頭左右的牛犢。也就是說,整個鄉裏,已經有七百多戶農戶,在給他養牛。

所以有人對他不放心也正常,估計多半也就是觀察一段時間。給他說這話的人想勸他看開點,實際上他也根本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反正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根本不用多想。

每天照舊是上學養牛喂老虎金雕看報紙。

特別是看報紙,如今的燕老板已經養成了習慣,簡直是每天必看,特別愛看國際版的,還一看就樂。

因為三岔河這邊訂報紙不夠方便,他還特意讓郭靜婭幫忙訂購了幾份香江那邊的報紙,每次讓他們過來拉牛肉車過來的時候,給捎帶過來。

有了這些報紙,燕飛的‘視野’也更加寬廣了。

報紙上和燕飛密切相關的好消息也不多,能讓他高興的更不多。可畢竟還是有的,比如島國那邊的神秘消失事件,終於瞞不住了。

本來最開始丟失東西的還只是牧場,那些牧場一般都比較封閉,封鎖消息也簡單。可是到後來,燕飛每次的時間都有點緊,再說‘要債’這種事,要的多了也就麻木了,有時候幹脆遇到什麽覺得有用就拿回來。

這麽折騰幾次,島國要是還能封鎖住消息,那才是奇跡。

要說拿的東西也不算多,他現在也不是只盯著那個得罪過自己的大公司一家,分散開來真不算什麽。

可問題是他只盯著那個離的最近的,被他命名為挨炮市所在的那個小島上拿東西,現在這些事情逐漸被披露出來,在當地已經造成恐慌了。

要說造成恐慌也不算什麽,好歹那個島國目前經濟發達,而且正斧控制力還是有的。

可問題是,這時間有點不對——現在正在鬧什麽經濟危機,大半個洲都不安生,何況身處漩渦之中的小島國呢!

有些事情就是這麽讓人無奈,最早被燕飛盯上的那家農業公司,因為最先爆發了神秘失竊事件,本來就正在焦頭爛額之中。沒想到後續燕飛去的時候,不小心又‘拿’到了這家公司的牧場。

如果是平時倒是沒什麽,但是正處於經濟形勢緊張階段,這一年的經濟危機已經爆發有一段時間,整個島國都正處在風聲鶴唳之中。

實際上從進入九十年代以來,島國的經濟形勢一直談不上大好。從前兩年開始,經濟形勢愈加嚴峻,特別是今年以來,一些列的事情更是讓島國應接不暇。

小的就不說了,單說比較大的事。先是一家大保險公司破產,接著知名銀行的前董事長自殺,再接著是一家管理數萬億證券公司的破產——這家證券公司在這一年剛好創業一百周年,還曾經是島國的四大證券公司之一。

其他的還有說的名號的銀行和保險公司,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公司破產等等。

總之就在這種情況下,這家惹到了燕某人的公司,在損失了兩個牧場之後,喜迎公司內部資金斷鏈。在外部資金根本無從談起的情況下,直接就到了面臨破產的境地。

更慘的是,接下來又有其他的公司‘受災’。

經濟社會中,所有的東西其實都是相關聯的,有些時候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一家大公司破產,其他依附於這家大公司的小企業就只能另謀生路。可現在是整個形勢都不大好,這些小企業也是無機可想,連鎖反應之下,至少是讓這個島的總體經濟形勢更是惡劣起來。

接下來就是棒子國爆發金融危機,直接又給島國正處於災難中的金融業來了個雪上加霜。

人們經常喜歡談的都是金融業,說實業幹不過幹金融業。而且多數人喜歡金融業更勝過實業,因為金融業在本錢投入,投資回報周期,以及變現難易程度上,和實業相比有它固有的優勢。

但是經濟無論多麽繁榮,有一個問題始終存在,那就是只有實業是金融業的基礎。

所以燕飛這麽三番五次的搗亂,雖然看著拿的東西不多,可是幹的卻都是地地道道的挖地基的活兒。

就比如說他冷庫裏做牛肉幹的那些牛肉,他給自己養牛場算的都是普通牛肉的價格,也就是幾十萬而已,這點錢真是不算什麽。

可這個價錢如果讓那個大公司的領導知道,絕對立馬來吊死在燕飛的養牛場大門口。

這些牛都是算在公司的總資產裏面的,而且還是整個牧場的基礎。憑著這個,公司可以最大限額的從銀行貸款擴張,或者利用這些貸款,來進行金融活動來賺取利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