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走親戚(第2/3頁)

燕飛也不客氣,張嘴咬著糖,邊吃邊說:“你摟住我脖子別掉下去,我給掏個牛肉幹吃吃!快點,別讓咱媽看見了。”

燕超被人背的經驗豐富的很,兩只胳膊一摟就掛在他身上,還從他肩膀後邊把腦袋使勁往前伸,張著嘴嗚嗚啦啦地小聲說:“快點……”

開牛肉幹廠的老板的弟弟會缺牛肉幹嗎?肯定不會。

不過林秀梅不讓他多吃,小家夥飯量小,牛肉又不易消化,怕他當零食吃吃多了生病。平時嚴防死守的,也就現在過年才放松了點。

那邊老夫老妻拉上了手,林秀梅也不橫眉冷對了,反而不時小聲關切地提醒:“慢點,那有個水坑,鞋裏進水了沒有?跨過來,那地方肯定是個坑……”

燕文海默不作聲地聽著媳婦的提示,一聲不吭地按著媳婦說的,不時跳過一個小水坑。

燕飛背上的小家夥有了牛肉幹,立刻就開始抖擻起來,剛才都不願意看的景致也成了美景,不時指著在雪地上覓食的麻雀群喊著讓燕飛看。

一家四口就這麽走著,很快就走進了村子。

實際上燕飛對這個姑婆還能有點印象,但是對那個姑爺就挺陌生了。據說這個姑爺在那個年代,家裏人都沒了。特別是老爹,大冬天的跳進了村子外邊菜園裏澆地的水井裏,跳進去前還把棉襖和秋褲都脫下來,疊得整整齊齊地用個土塊壓著放在井口。

所以這一出去,足足好多年沒回來。

家裏的房子也就是姑婆偶爾回來收拾下,還是又老又破的小瓦房,墻壁是土墻,有些地方都裂開了很大的口子。看起來還是最近修補的,上面明顯還是沒徹底幹。

雖說好久不見,親熱倒是都親熱的。這個姑婆家原本有兩個孩子,這也是當初他們能狠心背井離鄉出走的原因,為了孩子,父母別說背井離鄉了,再難的事也不怕。

不過那兩個燕飛應該叫表舅表姨的都沒回來,就老兩口回來看看。想來這個燕飛應該叫姑爺的老頭,前些年是心裏一直沒過去那個坎兒,現在老了大概是想葉落歸根。

屋裏面也不是只這老兩口,還有不少遠的近的親戚都在這裏幫忙——老兩口出去後,在外邊居然混的還不錯,現在兩個孩子據說都是端鐵飯碗的。因為以前這個姑婆回來過,花錢也大方,所以現在這些不常見的親戚,維持的都還不錯。

這裏離三岔河鄉就遠了點,燕飛看沒自己認識的人,就老老實實地坐在角落裏,當起了乖寶寶。

倒是老頭沒話說的時候,喜歡找著燕飛哥倆問一些話,都是些家常話。聊了一會兒,就開始給這哥倆塞壓歲錢。一人五十塊錢,這種大手筆在現在已經算是很大的了。

燕飛推讓了幾下,老頭一定要塞,就只能接下了。說起來這是他今年掙的最大一筆壓歲錢了,其他的都是十塊錢的。

說起來壓歲錢,燕老板這個身份就沒什麽用了。在農村裏給壓歲錢是按輩分,你再能幹,只要沒結婚,長輩都會給壓歲錢——這也是後來某些大齡剩男剩女們的悲哀,不管在外邊是當白領還是當老板,就因為回家是一個人,哪怕都是奔三的人甚至已經過了三十,照樣有老頭老太太們給塞壓歲錢。

燕飛和這個姑爺聊了幾句,就沒什麽話好說了——這個姑爺明顯也是不太擅長聊天的,倆個人聊著聊著就把‘天’給聊死了。

幹脆拉著燕超出去玩去,然後指著外邊院子裏的幾棵樹,給燕超講這些都是什麽樹。

家裏做飯的東西都是新添置的,鍋還是老式的灶台。中午的飯都是鄉鄰們過來幫忙的,吃飯的也有幾個陪客。

吃過飯燕飛知趣地繼續拉著燕超出來,滿村子到處溜達,看著時間該走了,這才晃悠回去。

結果剛進院子,就聽到那個剛吃過一頓飯算熟悉的姑爺正在大聲嚷嚷:“那些就是胡搞的,練那個能讓人吃飽飯嗎?什麽神通都是假的,不老老實實勤勞致富,弄這些歪門邪道,我還不能說了?”

接著是姑婆的聲音:“你嚷嚷什麽,這些年你都犟著不回來,一回來你就折騰,就不能安安穩穩過完年再說。”

屋裏面還有幾個人,也是在指責老頭,熱鬧的很。

燕飛本來都不想進去的,可聽著屋裏人越說越上火,燕超又一臉不安,他就拉著燕超悄悄進去,站旁邊聽了一會兒。

因為這是第一次來,周圍的人都不熟悉,燕飛的父母倒是都沒發表什麽意見,都是在勸著。看到孩子們進來,屋裏人的聲音小了點,不過很快又吵吵了起來。

剛才還一團和氣的人,吵著吵著都是紅了臉。等燕飛聽明白,頓時就覺得這簡直是沒事找事幹。

原來爭吵的原因,是村裏有人練一種特別神奇的“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