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賣教材(第2/3頁)

這就是為什麽這麽多人吵吵鬧鬧大半天,別人勸都勸不住,可就是兩個孩子出來倒杯水,大家都暫時偃旗息鼓——當然,本來就是爭辯升級的爭吵,也沒發展到真正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趁著這機會,燕飛的姑婆又出來一趟喊道:“老頭子,進來收拾收拾你東西來。”

把老頭又是拽又是推的推進裏屋,老太太又笑著老嫂子老弟大侄子的喊了一圈:“真是對不住了,這老頭就是這麽個臭脾氣,以前我剛過來那會兒,老嫂子你可是親眼見的,把我氣得躲你家裏不出來。說起來那時候也不知道丟人,我都不好意思提……”

這一說,頓時又讓人想起來了那些往事。被她喊老嫂子的這個訕訕道:“我這也是癔症了,從小就知道他是老犟勁,和他說個啥。大妹子你說收拾東西是咋回事兒?”

老太太笑著道:“孩子們都過來看過我了,我也不能老在家裏不出門。這不是回來一趟,我是上林那邊住幾天去,這孩子他姥爺都說了好幾次,因為路不好走一直沒出去,正好今天孩子們來了,我就跟著過去住幾天去。”

大家都明白她這話的意思,有些人頓時覺得不好意思起來。

特別是幾個年齡大點的,臉都有些紅了。當初都是一起長大的,這怎麽剛才就因為這個事兒,鬧得就這麽不愉快呢?

被叫老嫂子的那個老太太一聽就趕緊過來,拉著燕飛姑婆的手,連連挽留個不停,還說剛才那是一時糊塗等等。

不過老太太也堅決的很:“真是早說好的,就是去幾天,過兩天就回來。這天也不好,路不好走,要是不跟著孩子們一起過去,等想走的時候還得讓人送了。”

人就是這麽奇怪,剛才說的氣上頭的時候,那是越說火氣越大。現在一停下來,一想剛才的爭吵,再想想以前多年的情分,頓時就覺得不好意思起來,都是站起來勸著說不讓走。

這就是燕飛小學時候,學校裏發生的一件事兒一樣,兩個男生不知道怎麽搞的打起來,打的一個鼻子冒血,一個腦袋多了個大包。

這倆小混蛋是放學時候打的架,打完之後準備回去,看看覺得不對,兩個人剛才在地上滾來滾去的,一身泥土不說,有個家夥愛流鼻血,還弄的兩人衣服上都是。

就這模樣,那還不是給人一看就知道是打架了。

要知道,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只要是遇到孩子們打架,那都是各打五十大板。老師還好,也就是批評教育,反正不疼不癢的。但是家長,那就得看當時心情怎麽樣,和正在幹什麽了——正常看到孩子們在學校打成這樣回來,如果正在掃地就拎掃帚揍,正做飯就順手抄起擀面杖,總之一陣打是跑不了的。

所以這兩個家夥也顧不得彼此‘橫眉冷對’,站學校後院的壓水井旁邊商量:“要不,咱們洗洗再回去?”

小學的自來水經常壞,所以大多時候都是用的老式壓水井。這種東西小孩子的話一個人根本玩不轉,必須雙方合作。

然後兩個人就你壓水我洗,接著換我壓水你再洗。一邊洗一邊說著打架前的事兒,說著還得互相給對方看看後背上有沒有灰,有沒有沾上鼻血。結果沒一會兒,兩個剛才還恨不得掐死對方的小混蛋,就嬉皮笑臉勾肩搭背地一起回家了。

這是有別的教室留下來打掃衛生的同學在窗口看見的,等到吃過飯再上課的時候,全校都知道這兩個家夥沒皮沒臉,剛打完架就又成了‘鐵哥們兒’。

真不是沒皮沒臉,有些所謂的‘恩恩怨怨’,時過境遷之後,回憶起來其實都是可笑得很。所謂相逢一笑泯恩仇就是如此,只不過那兩個小孩把這個過程提前了點而已。

不過年紀大點的人,就不如小孩子那麽直接。現在一屋子裏的人雖說都是客氣的很,可那尷尬的氣氛,連小燕超都能發覺出不對來。

很快有些人就順勢找個理由告辭了,一有人帶頭走,其他的也都留下一句晚些時候再來,轉眼間屋裏就剩下了三四個關系特別親近的老年人。

這幾個人倒是都不再說剛才的事兒,看到這兩口子離開已成定局,反而都過來幫忙。其實也幫不上什麽忙,兩人回來就帶來點自己的衣物,家裏生活用的東西一部分自己買的,另一部分是鄰居湊的。他們回孩子們那裏的時候,肯定還要再過來一趟告個別,那時候再處理這些就是。

等到老兩口吵吵嚷嚷地收拾好東西,燕飛找了個挑子往肩膀上一扛,這就出發了。

幾個老頭老太還在後面跟著,說著話:“都一把老骨頭了,遲早還得回來,埋土裏前總得再一起敘敘舊,該回來就常回來……”

這時候燕飛才知道,為什麽別人都說姑爺是個老犟勁,這老頭還梗著脖子:“你們要是還瞎胡鬧,我就不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