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大棚顧問(第2/3頁)

而沒經歷過那些的年輕人就對這些有點不以為然,事實也確實如此,自從那年大水過後,二十多年來,再沒有一次大水漲到鎮子裏邊的。

燕飛最先開始在竹林旁邊開墾荒地的時候就有人提醒,當時他就這麽認為的。現在都過去兩年了,反正水位是從來沒漲上來過——盡管他也有擔心的時候,曾經偷偷在半夜變成了恐龍疏通河道。

爭論下來勢均力敵,都等著燕飛做最後的決定。

倒是在外邊轉悠的陳英軍過來,建議道:“要是香江那邊也要增加要貨量,燕老板還不如等他們那邊的訂貨單下來,到時候你直接租個大場地,再把牛轉過去也一樣。眼看就要收麥了,等收完麥也就是兩三個月的事兒,根本耽誤不了什麽。”

這個有點和稀泥的意見,大家考慮了一下,倒是覺得挺有可行性的。

於是燕飛就做了決定,暫時就這樣吧!

接下來幾天他也沒什麽事兒,場裏的事都有人幹,大家現在幹的重活少了,空閑時間多了,燕飛這甩手掌櫃當的也是自在的很。

和陳英軍一起玩了幾天,燕飛才發現,這廝才是真是一個玩家——只要他願意,是什麽都能玩,和什麽人都能打成一片。在場裏和黑子一幫人能打成一片,和林保國馬永明等人也能談得來。

因為燕飛的建議,現在鄉裏面建設的大棚都種上了西瓜,大家都是第一次弄這玩意,又不能總去縣裏請技術員,就把燕飛這個實際操作過的半吊子專家拉上了陣。

這就避免不了和鄉裏的人打交道,可是陳英軍和鄉裏的這些工作人員,那也是聊不幾句,就能把那些人說得暈乎乎的。

什麽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燕飛總算是見識到了。

這廝說的還有理有據的,說鄉裏面既然組織大家種大棚,現在是西瓜,以後還有蔬菜,那就應該成立個專門的部門。

這個部門職責不必太大,但是要務實。平時做些輔助性工作,比如種大棚的農戶有困難遇到了難題,這個部門就要負責聯系技術人員下鄉指導。最重要的是將來大棚有產出之後,要負責聯系銷路。

現在咨詢不發達,銷路才是重中之重。好東西家家都有,關鍵誰能找到買家才能真正走上致富路。否則那些東西爛在家裏,那就都得賠的沒褲子穿。

不得不說,不管陳英軍這人如何,至少他從小生活在大城市,這廝又是個有心人,提出來的這點意見,還是挺中肯的。

於是三岔河鄉大棚工作指導辦公室就正式掛牌成立了。

燕老板作為致富帶頭人,大家一致認為他經常往外邊跑,有經驗有眼光又有見識,所以被特別對待,聘請為辦公室顧問——顧問這個詞這在三岔河鄉還是很時髦的,燕飛算是頭一份,可惜這個第一沒多少實際好處,反而要經常出謀劃策兼跑腿。

不過燕飛隨後又提了一個誰也沒想到的人選——周立。

聽燕飛說到周立,大部分人都是愕然,不知道這位是那位。有些知道的,則是更加愕然。

因為這位周立同志,有個諢號,叫做周大臉。

當時開會的有林保國和老潘,特別是林保國,差點沒忍住要跳出來說燕飛是胡鬧。

不過燕飛接下來的話,就讓大家心服口服了:“總設計師都說了,不管黑貓白貓,抓住了老鼠就是好貓。周大臉……不對,周立這家夥以前是不正混,可現在開了個飯店,也沒怎麽再給大家添麻煩吧?”

“我提他的名也不是因為他洗心革面了,是他現在開的這飯店位置好。來來往往的大車司機都是天南海北的跑,那裏什麽消息都能打聽出來。讓他當個顧問,又不用給他發一毛錢。還能調動他積極性,讓他幫忙打聽消息,這個不好嗎?”

包括陳鎮長在內,一群人都陷入了沉思。

周大臉這廝人又不笨,他要真願意幫忙,還真能幫上大忙。

多的不說,他要是能打聽到附近那些蔬菜瓜果價格高,鎮上組織車輛運幾車過去,多少農戶跟著受益?

鎮子上付出的是什麽?

就是一個蓋了章再過了塑的顧問工作牌,成本不到一塊錢——三岔河是窮鎮,當顧問是沒好處費的,最多將來有貢獻了,給點名譽上的獎勵,至於物質獎勵,一時半會兒估計是沒戲的。

至於說以往的名聲——真要翻舊賬的話,現在這會議室裏那幾個老家夥,還有些人當年批鬥過自己的老師呢?

而周大臉樂意不樂意呢?

這家夥原來稱呼燕飛不顧年齡差別厚著臉皮喊飛哥,聽到這消息後要不是燕飛強烈反對,他就要直接以後叫燕飛為飛爺了——除了那些中二少年出來混的,老江湖反而都很注重自己的名聲。

這廝以前名聲不好,正發愁現在開了飯店,來往的司機都願意來吃飯,就是鎮子上那些等車的人寧願在路口站著,都不願意進他飯店避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