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人才難遇啊(第2/3頁)

庫伯也表示:“當我知道你的年齡時,我簡直難以置信。當時我還以為這是一個玩笑,然而在見到你之後,我相信了。即使沒有這兩次的新物種的發現,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科學的殿堂之內,也必然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燕飛很是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那種少年人特有的靦腆,甚至讓霍夫斯塔特在那一刻產生了一絲沖動,以至於他直接說道:“燕飛同學,請允許我這樣稱呼你。不知道你是否考慮過,要到一個更好的,有著更好學術氛圍的地方,去繼續實現你的科學之夢。你知道,科學的道路上,一個人獨行總是孤獨的,有些時候,也許我們還需要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或者朋友。”

“霍夫斯塔特教授,你的意思是?”燕飛有些愕然,有些差異地問道。

霍夫斯塔特和庫伯對望了一眼,在得到庫伯的肯定之後,他再次說道:“我是說,如果有這麽個機會,你願意抓住他嗎?比如說,一份來自刀橋大學的入學邀請?”

刀橋大學好歹也是世界知名的大學,招收個學生就這麽隨便嗎?你們隨便一說我就能進?現在我家裏都住了兩個教授,現在上個農大還得自己考試呢!

燕飛心裏腹誹,臉上卻是一臉的驚喜:“刀橋大學,你是說刀橋嗎?我知道那個地方,我們這裏有位著名的詩人,就寫過一首關於刀橋大學的詩歌,那首詩歌一直是我的最愛。”

這麽說著,燕飛開始抑揚頓挫的用鳥語吟誦了起來:“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Quietly I wave good-bye,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隨著燕飛的吟誦,庫伯和霍夫斯塔特,以及身後的那群年輕學者們,都不由的露出了微笑。有些人甚至臉上現出一臉的遐思,顯然是被這首詩,勾起了思鄉之情,讓他們想到了自己的校園……

有人說音樂是不分國界的,其實任何美好的東西都是不分國界的。

當燕飛的最後一句詩句說完,庫伯立刻拍起手來:“我知道,這是一位叫志摩的詩人寫的。每一次我讀起這首詩的時候,我都會真的想起那河畔的柳樹……他真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我來到這裏之後才知道,就是因為這首詩,讓千裏之外的你們都知道了刀橋……”

“我覺得,應該把這首詩刻在石碑上,放在我們的校園內以紀念這位詩人。來到這裏之後,幾乎每一個知道我們來自什麽地方的人,都會驚喜的告訴我們,我們是不是來自這首詩描寫的那個地方。”霍夫斯塔特說著說著有些生氣又有些灰心。“只不過有些人眼中看到的東西太膚淺了……”

霍夫斯塔特的話在九年後實現了,當時因為刀橋大學的一棵柳樹要被砍掉,竟然被不少人制止。然後就有人很奇怪,為什麽這棵柳樹不能砍呢?

當時奇怪的人中有一位教授,他也是因為此事才了解了志摩的這首詩。當他有一次來到華夏時,每當他告訴別人自己來自什麽地方時,幾乎所有人都異口同聲的,問他們是否來自這首詩描寫的地方——就像這次庫伯和霍夫斯塔特來受邀進行學術交流時的經歷一樣。

然後那位教授回到了學校之後,就提出了要給這首詩立一塊石碑,以感謝詩人把西方的文化帶到了東方,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當然也正因為那是九年後,那時候的華夏已經擺脫了在西方人中的貧窮落後的觀念,已經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強國,這個提議才得以通過。

如果是現在霍夫斯塔特回去提出的話,估計通過的幾率就沒這麽大了。就像他說的,有些人眼中看到的東西太膚淺了!

“燕兄弟真是大才,看到沒有,你們這幫土包子,不知道多學習的好處,現在看到了吧?”看到了後面燕飛和一群金發碧眼的老外交談的如此愉快,在前面充當苦力的老牛酸溜溜地說道。

“爸你以前怎麽沒好好學習,還說我?”同樣跟著他幹苦力的小牛不樂意的嘀咕了一句。

“兔崽子,怎麽和老子說話呢?”老牛大怒。“老子們當年是沒條件,哪像你小子,有條件還不給老子好好讀書。你要是上個好大學,也能像燕兄弟那樣和一群外國佬談的這麽高興,老子現在就把廠子給你讓你當老板!”

當兒子的面對老爸天然不具備對抗性,面對‘老子’的責罵,小牛同志也只能把郁悶發泄在那些攔路的草叢樹枝上。

後面的一群人也有點傻眼,市裏跟來的人還是有準備的,也準備了兩個翻譯。但是這兩個翻譯,就比如燕飛那會兒在謙虛自己的發現是偶然的,翻譯告訴身邊的領導們就是:“燕老板在謙虛!”

等燕飛的詩歌都朗誦了一半,翻譯才回過神來給一臉期待的領導們轉述:“燕老板在背詩,背的是志摩的那首有名的再別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