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不虛此行(第2/3頁)

“你們說的九崗十八窪,是在村子另一邊嗎?”於廳長接著問道。“誰知道路,帶個路?”

剛才跟著田大富出來的幾個人趕緊回答:“直著走就是,以前還得繞到那邊,後來修路村裏幹脆拆了幾戶房子,把路也給修直了。”

一行人走進村裏的時候,就看出來還真是拆了房子修的路,因為還有破舊的房子只拆了一半的,另一半勉強修了下當成了牛棚。

此刻村裏邊路邊曬太陽的,閑聊的,還有些在家忙碌聽到通知的,都逐漸的朝大路這邊圍了過來。

有幾個還腆著臉湊近了小聲問跟著的記者,采訪不采訪他們……這幫混蛋的眼光都還不錯,一眼就看出來人群裏哪幾個是記者了,可見也都是見過‘大場面’的。

剛洗了臉跑出來的田大富看到這場景當時臉就黑了,沖著他們趕羊似的往一邊趕——這個村以前算是最偏的,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覺得自己這裏天高皇帝遠的,只要不犯法就不用怕當官的。

而且現在村子成了致富典型,因為以前他們最窮,現在雖然比不上其他村子富,但是變化是最大的。加上地形比較特殊,見過的記者多,人人都養成了‘厚臉皮’,見記者就激動。

如果田大富不趕這些‘出頭鳥’走,保證一會兒其他人也往這邊湊,就圖能在攝像機前面露一鼻子,說不定就能在新聞節目上露個臉。

於廳長此刻就在看黃土窪的變化,原本這裏都是低矮的帶著歷史滄桑的小破房子,現在中間已經多了不少青磚大瓦房,還有好幾棟特別顯眼的二層小洋樓。

放別的地方,這真不算什麽。可是在這裏,如果新舊房子一對比就知道,那些新瓦房樓房,都是簇新簇新的,明顯是最近兩年才起來的。

當然最多的是什麽就不用說,路邊拴的牛都排成了隊。還有人慌慌張張偷偷摸摸地清理牛糞,那模樣,讓鄉裏跟著的幾個人都一臉的尷尬——還能更尷尬點嗎?以後誰要再說不提前通知的話,我們保證不打死他,太坑了!

走著走著,房屋逐漸稀少,再走幾步,眼前豁然開闊,仿佛天地為之一寬……

一道大峽谷出現在了眾人面前,崗下的人看著已經是一個小黑點,遠處另一道崗上一條歪曲的路上,一輛小手扶拖拉機正在慢悠悠地下坡,此刻那拖拉機看著都是小黑點……

“那些地方是什麽?”於廳長沒有像其他初來的發什麽感慨,指著不遠處的地方問道。“沒種麥子的那些地方。”

田大富被人推了一把,趕緊上前介紹:“那些長的有東西的地,都是種的牧草。蓋著秸稈玉米杆的地方,下邊是養蚯蚓的池子。”

他說的有些不好意思,因為現在的景象不太好看。從這裏看下去,一道子黃一道子綠的,和叫花子打了無數補丁的衣服一樣。

以前可不是這樣,那時候這季節看的話,到處是綠油油的小麥。雖然稀疏了點還有點營養不良,但是從崗上是看不出來的。至少比現在這樣的景象,要好看的多。

“最上面種的這是牧草,下邊挖的有養蚯蚓的池子,再下邊種小麥是吧?”於廳長笑著說道。“上面的土地留不住墒,所以種上草;下邊挖池子養蚯蚓,用的是牛糞是吧?再下邊種小麥,糧食產量肯定能比以前高。是這樣吧?”

“廳長你可真是專家,就是這樣。”田大富還挺激動,直接豎了個大拇指。

墒是土說法,書面解釋是適合種子發芽和作物生長的濕度。但是在本地說的話,一般指的就是肥力。

崗上的土經常被雨水沖刷,種莊稼就長的不好,農民們就說這裏留不住墒。但是這話從一個大家眼裏的‘大官’口中說出,可是挺讓田大富他們意外的。

於廳長看著小夥子稱贊自己,頓時笑了起來:“我也是種地出身,這點我還是了解的。”

說著沖著跟隨自己來的人說道:“你們大家也都看一看,這樣的退耕還草才是真正做到了實處,既不浪費土地,又能產生經濟效益,而且還能改良土壤。什麽是可持續發展,這就是。咱們講環保,不是說多種了幾棵樹幾片草就行的,也要看草種在什麽地方……”

牧草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而且根系發達。不但能截留降水,還能改善土壤。種在這樣的地方是最合適不過了。

一行人在這裏談了半天,那輛最開始看到的手扶拖拉機,才慢悠悠地冒著黑煙爬了上來……

於廳長看著拖拉機爬到半截的時候,突然轉身拍了拍田大富的肩膀:“幹得好。這樣的艱苦條件,還能讓全村人奔向富裕生活,你這個村幹部,做的可比我都好。”

想想就知道是真艱苦,如果用牛車的話,那這上一道崗下一道崗,需要花費多大力氣就知道了。去幹活都得帶幹糧,絕對不是誇張。看著是地多,可是收入真不高,付出的勞動還比別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