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上墳 推廣小養殖場(第3/3頁)

這也算是鄉裏人的局限性,因為一來養牛兩頭以上的話,無論是自家養的那點殖蚯蚓還是種植的雙孢菇,牛糞都夠用的。既然又多重選擇,而且比單獨養太多牛還好管理,怎麽選擇都不傻。

結果現在別的鄉大大小小的小養殖場越來越多,三岔河鄉則是一直發展多重經營,沒有什麽上點規模的小養殖場。

張海洋推廣的方式是以村或者幾乎聯合起來為集體,建立一個集體的小養殖場。當然如果有人單獨挑頭的話,那肯定就更歡迎。

因為怕管理不好,前期召集的人都不多,都是平時名聲不錯,比較實在還能幹的一些養牛戶。比如田大富田大壯幾個最早養牛的,以及小關莊,西邊莊子上,上林村老燕莊的一些特別靠譜的人。

燕飛和黑子幾個人就在隔壁的另一個辦公室裏坐著,這可是張海洋第一次組織的規模化管理模式推廣。如果這一次成功,以後她再做什麽事情基本都可以放心了。

換到別的地方,新來個空降領導,就掌控局勢沒有足夠的時間根本不行。但是這裏是三岔河鄉,養牛場的招牌就已經足夠,張海洋只要背後還有這塊招牌,她的推廣就不會冷場。

而讓張海洋和隔壁一幫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幫來聽張海洋講小養殖場的人,在聽完了之後,沒有一個人去問管理方面遇到什麽問題怎麽辦?也沒人問她說的集中養殖,對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各種優勢。

所有人就簡簡單單的一個問題:“張經理,這個事兒,燕老板知道不?”

多淳樸的話啊!

講的口吐白沫的張海洋當時就差點吐血。還好,還有以田大富為首的那幾個年輕人,他們一直在努力做著筆記,雖然看他們一臉迷糊,可能很多的東西不明白,甚至還有兩哥們的‘會議記錄’夾雜著拼音,但是好歹證明,她的這小半天講的東西,有人在認真聽。

等到張海洋無力地表示,自己做什麽不可能燕老板不知道,是他也支持的。於是所有人都表示,那你說一個小養殖場養多少頭牛吧?我們回去找地方先建壘個牛棚出來……

隔壁的燕飛聽到這裏,終於可以松口氣,準備行囊去黴國禍禍……參加電影開幕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