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瑣事(第2/3頁)

到財局能幹啥,就是要錢來的。

原本計劃的有鄉裏建設民俗景區需要撥的款項,他們倆想提前把後半年的也支走。

財局的人對這兩位爺無奈的很,一來這兩位是三岔河鄉的,現在縣裏沒單位敢得罪三岔河,確切地說是三岔河的牽牛花。二來這兩位本身就不是什麽好說話的,都是上面有人的。

可是財政上的款哪是那麽好撥的?現在新領導馬上就要到了,大夥兒還不知道人是什麽脾氣。萬一人家來了一看,呵呵,趁我來之前人沒到的時候,趕緊把財政上的款給撥走,你們這是什麽意思?

面對財局的為難,傅書記毫不留情:“我們工程進度快,不信你們去查查賬,縣裏撥的錢用完了。全鄉動員大建設,現在兜裏沒錢,該我們的錢提前給幾天又怎麽了?”

許所長在一旁敲邊鼓:“我們所裏就不說了,已經連續幾年的治安先進鄉總得保持下去。市裏的標杆總不能就這麽倒下去,平時也沒來哭窮過,現在就是把該撥的款給撥下來,應該不算什麽大事兒吧?”

財局的人都哭了,什麽叫還不算大事兒?不看看辦公室的這些人都是來幹啥的?

另一邊古溪鄉曲書記哭喪著臉:“俺們那地方窮啊!正是申請生態自然保護區的關鍵時刻,總不能修條路還讓我們鄉裏自己出錢。再沒錢就該攤派了,攤派我倒是不怕,就怕那些土包子們不懂事兒,覺得出了錢得找補回來,跑山裏面去挖坑放夾子啊!”

“回頭這保護區建好了,裏面的動物都進了人們的肚子,怎麽給上頭交待?”

古溪鄉就是縣裏水泥廠牛老板的老家,當初燕飛弄兩蟲子說是從那裏弄來的,著實熱鬧了一陣子。還來過外國的考察隊,別提多風光了!

於是趁著熱度搞建設,學著三岔河鄉要修村村通公路。可是終究是底子薄,大部分得靠縣裏支援。

要說那邊其實就是有個湖有一片山,風景也是一般。可是名氣已經哄了起來,人們樂意去湊熱鬧,那些風景更好的地方也只能眼紅著罵一句狗屎運,誰還能怎麽著?

靠山靠湖的那幾個村子現在都開了飯店旅館,吃喝的東西也都是村裏常見的。偏偏就有人推崇這是純天然無汙染,有些人去了飯店信不過,還自己去村裏人家自己買東西。

家養的雞鴨鵝,菜園裏的蔬菜,那些人去了自己挑著買,出錢多還美滋滋的。買的人高興,賣的人坐家裏不動就把錢賺了更高興。

就是臨近幾個鄉都眼紅的要死,鄙視他們那裏宣傳的什麽無汙染——都是窮鄉僻壤的地方,好像我們這裏就有汙染似的。話說你們那破地方自從水泥廠搬走,就算你想汙染,用啥來汙染?

還真沒啥汙染,越窮的地方越這樣。自家菜園種蔬菜,基本都是用糞肥,花錢的化肥都不用。菜園裏的東西不到病蟲害沒法治的地步,也沒人舍得去花錢買農藥?

偏偏這些居然就被城裏人推崇了起來,眼看著本來都一樣的地方,火的地方越火,襯托的鄰居們越來越冷清,眼紅的人多了去了!

所以曲書記也不放心,鄉裏人的生活剛好點,當然是趁熱打鐵要更好點才行。周圍那麽多眼紅的,自己不趕緊把錢要走,萬一新來的領導耳根子一軟,錢給了別人怎麽辦?

說來也是奇怪,縣裏最富的鄉明明是三岔河,可是大家都是羨慕,遠遠的站著看熱鬧似的羨慕。自己這邊剛有點起色,居然就有人眼紅?怎麽不去眼紅人家三岔河啊?

這話曲書記曾經在縣裏的會上喊過,別人都是呵呵——和三岔河鄉比,你是想比比氣死自己嗎?現在人家的村子都比咱們的鎮都有錢,村裏都有燒包貨們拖拉機都不買想買車在買車,咱們呢?關鍵買車你買個小貨車也行,還有些要買面包車小轎車的……

錢多的燒手,把人燒瘋了吧?還買小轎車,用小轎車拉牛糞嗎?

不少鄉的領導都沒小車,不但沒有,還不敢想。偏偏人家村裏的土哈哈們不但敢想,還去幹了,這有法比嗎?

都知道,三岔河鄉人的算錢不是按元的,人家按牛算。除了那些養出來怪胎種牛的,正常一頭牛平均個五六千,一輛面包車也就是十頭牛;小轎車就貴得多,便宜的也得二十頭;至於燕老板的車……燕老板的車咱先不考慮了,過幾年再說吧!

差距大到讓人絕望的時候,那就只能羨慕沒法眼紅了!

……

人們生活正往好處奔的時候,其實心裏也怕,怕有人來了瞎折騰,斷了大家繼續奔向好日子的路。

……

燕飛紅光滿面的從臥室裏出來的時候,比往常晚了點。出來之後就納悶,怎麽文樂郭五這倆家夥看自己的眼神,有點不對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