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吊墜 實驗室財務(第2/3頁)

連燕文海他們倆原來上班的化肥廠的化肥,都有人造假,還有啥造不出來的?

就算燕飛能七十二變也一樣,管得了一時也管不了一世。有些地方根本不管這個東西,只要東西吃不死人,隨便造,正經是還能給當地帶來經濟效益。

管的比較嚴格的就是假酒,因為經常有人喝出來毛病,喝瞎的喝死的都有,影響太惡劣,不管不行。

實際上管是管不住的,酒這個行業的假冒一直不好管,只不過後來喝出來毛病的少了——這點純粹是因為糧食價格的問題。

通貨膨脹什麽都漲價了,糧食不漲價。

現在糧食價格一塊多,最低的時候也是八九毛錢,不管是高粱還是小麥玉米都差不多。以後物價越來越高,人們兜裏開始根本沒有幾毛錢零錢的時候,糧食價格反而比現在還低。

到了那時候,酒的價格提高,這點成本根本不算啥。

現在的白酒三兩塊錢的,根本不賺錢,連人工費都夠不上。反而以後制假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人們自然不會再用能喝死人的東西兌酒賣——也可能是因為知識普及,人們的文化程度提高,大家都知道,酒精也分工業和可食用的。

但是牛肉幹就沒辦法,別人用假牛肉做出來牛肉幹,哪怕是放到以後利潤也挺可觀,不好禁止。

燕飛的能耐最多也就是影響到本省裏面,通過相關行業的師兄們盡可能地減少這些東西——在本地就好查的多,上面支持,下邊的地方上給一些活動經費,那些擺出來賣的假貨根本無所遁形。

但是到外地就沒治,就算在技術手段做防偽效果都不大——只要利潤足夠,作假的那些人能把假的包裝做的比真的都好,誰能治得了?

所以燕飛就默認了張海洋的減產計劃,既然牛肉價格能提上去,再做牛肉幹也不劃算。幹脆就把牛肉幹當成一種本地特產,在附近地區賣。

出省的能賣就賣,不能賣拉倒。

反倒是高档牛肉絕對不會有人造假,因為成本太高。客戶不是傻子,都能知道找到場子裏,那些想直接冒充三岔河牛肉的,最低得是個高档餐廳。一個餐廳裝修下來都多少錢,又不能像造假小工廠說跑就能跑,不劃算。

至於說有些小店冒充三岔河牛肉的,那就算了吧,誰也真信了也沒辦法。

剩下的就是三岔河新擴建的工地建成使用,張海洋又聯系了幾個新客戶,郭靜婭又開了新店等等。

還有一個就是當初郭靜婭幫忙聯系的那客戶,想要提高要貨量。

郭靜婭介紹的那家姓張的生意也做的挺大,不過當初和燕飛談的那位張總,氣魄和他們家的生意比起來可差得遠。

本來燕飛還以為是個大單子,結果就是小單子不說,還是帶賭約性質的——當時燕飛保證自家的品牌三個月不會出問題,才能讓後續合同繼續執行。

後續肯定是沒問題的,都供貨有一段時間的。現在那邊忽然要求提高進貨量,估計也是和燕飛在這邊造成的新聞有關系。

不過張海洋直接替燕飛拒絕,比燕飛都幹脆。

要是燕飛的話,他是不在乎,本著有客戶就行的宗旨,只要對方不毀約自己就會一直供貨——哪怕是當初談的合同不咋樣。

但是張海洋就覺得不行,那個合同有點掉牽牛花牌子的身價,她不樂意。提高供貨量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的品牌成了國際品牌,在外邊打響了名氣,你想來占便宜?

沒那道理。

不但不提高供貨量,還要補充一份協議,張總的那點貨不能賣到考拉國來。

實際上這協議可有可無,因為張家開始訂的貨,連自家的連鎖酒店都供應不全——其實他曾經有機會的,但是一開始要貨量太少,除了香江,也就是在南越和相鄰的小國的自家酒店裏賣。

張海洋是謹慎,她甚至打算等合同一到期,直接斷了這家的供貨。

在她看來,以後海外市場都是燕飛的,幹嘛要弄一個經營自家牛肉的小客戶,簡直是敗壞自家的品牌形象。

必須得承認,小黑妞兒在經營企業的時候,要比燕老板理性得多。她雖然對內沒做什麽改變,但是對外可是比燕飛‘心狠手辣’的多,包括對平時那些拉贊助的,也都是有好處才出點。

沒好處又不得不出錢的時候就隨便給點打發——人情社會,做過企業的都懂這個。避免不了的那些‘贊助’啥的。

反正燕飛也不在,她都是先斬後奏。

對於她的先斬後奏燕飛才是無所謂,主要是燕老板也發現,自己有時候確實出了太多不必要的錢。就像是修路什麽的,他做就做了,也沒想到怎麽宣傳。

但是小黑妞出了錢,那是肯定要宣傳到位,總之不能讓錢‘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