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勾搭導師回收火箭

在燕京,燧石研究院的體系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成立了四大研發中心。

原來的集成電路實驗室和半導體工藝實驗室,合並成了半導體計算研究所,由劉漢豪負責,倪光北作為顧問。

林耀東則被抽調出來,組建了前沿計算研究所,專攻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兩大課題。

王隨振負責升級後的材料結構與工程研究所,所涉課題繁多。

這三個都位於燕京的燧石研究院總部。

而顧松籌備當中將放置於昌文的航天科技工程研究所,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團隊。

他正賴在郭躍的辦公室當中極力遊說:“老師,我這好不容易說動大領導,現在要正經地開始做航天了,您怎麽能不支持呢?”

“你別想了,我怎麽可能走得開?神舟計劃正在一步步推進呢。”郭躍無奈地說道,“你當初說機器人的,現在也沒見影子。急急忙忙搞航天何必呢?”

“機器人不遠了,不遠了。”顧松一直擺著笑臉,“航天這事早啟動早做準備早積累啊。我現在就是需要人!”

郭躍喝著茶調侃道:“你需要人,但人家不一定去啊。航天這個領域,從來沒聽說私人企業玩得好的。去你那,怎麽比得上去航天局或者兩大航天集團穩定有發展前途?”

顧松苦著臉:“我待遇好啊。”

“你待遇好人家也心裏打鼓!要是剛從這邊出去,然後你的燧石航天玩了一陣子玩不起來,倒閉了怎麽辦?他們還能回來嗎?回來之後還有原來那麽平穩的上升空間嗎?”

顧松被說得嘆氣,也沒轍。

要是自己連個團隊都沒有,就把火箭、衛星、飛行器、空間站這些玩意搞出來了,世界會怎麽看燧石航天?

恐怕腦外科醫生們就要接受安排磨刀霍霍了。

“總有那麽些不得志的吧?也總有因為待遇問題不得不退出的吧?”

郭躍放下茶杯:“那我說句實在話哈,這個體系裏雖然也有一些問題,但畢竟是做的尖端技術。真有不得志的,或者待遇上不去的,一般也確實是中下水平的人。你要去,能搞出什麽成果?”

顧松嘴角抽抽了:“退……退休的呢?”

“我不是不幫你,你有這個需要,回頭我拉一張單子過去。這些人,肯不肯去,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顧松這才稍微開心了一點:“行行行,這都好說。”

“先不說人的問題,你準備從哪個點開始做起?”

顧松說道:“最開始,從衛星做起。”

郭躍感興趣地問:“什麽衛星?”

顧松笑呵呵地說:“我想先搞一搞VSAT。”

“VSAT?”郭躍奇了,“你想搞的應該不是傳統的窄帶衛星網吧?”

“那當然了,得融合電信、廣播和計算機網絡,那得是個寬帶衛星網。”

郭躍喃喃道:“Ka頻段現在……確實是個機會點啊……”

衛星通信,不僅是軌道高度上是一個資源,在通信波段頻率上也是一個資源。

20世紀後期,當時地面通信網絡還沒有發展起來,能達到1Gb/s級別傳輸速率的Ka頻段高速衛星通信一度非常熱門。摩托羅拉大名鼎鼎的銥星計劃使用的就是Ka頻段。

但現在,光纖通信勢不可擋,Ka頻段衛星通信網的計劃很多就都受阻了。受這個影響,銥星計劃最終也沒能實現預期目標,最後以2億美元賣給了美國。

“你要是想做這個事,那需要的團隊一時之間倒不需要非常大。只是通信工程的話,除了航天體系內的人,外面也有不少。”

顧松沒管郭躍這個建議,只是說道:“這是第一步啊。設計衛星、和國家合作先發射一批組網的同時,我也準備開展運載火箭的研究。”

郭躍楞了:“你還想搞運載火箭研究?搞什麽?發動機?你這心也是大得沒邊了。”

顧松又打哈哈地說:“一步一步來,一步一步來……我不是準備直接搞發動機啊,但是改進還是有點想法的。老師,您說如果能把火箭的定位定姿改進,能不能實現火箭回收啊?”

“火箭回收?”郭躍哈哈地笑道,“這想法早就有,如果定位、定姿能到一定精度,當然是可以實現的。問題是,非常難啊。”

其實航天飛機的設計,就是基於可回收的思路去做的。只是後來沒想到,實際飛行的維護成本遠超預期,又不穩定,最終走下了歷史舞台。

挑戰者號出事之後,05年夏天才又重新開始飛。

但好日子也沒有多長了。

顧松笑眯眯地問:“控制系統老師有涉及研究吧?”

郭躍不知道他想說什麽,回答道:“有是有……但我現在的重心在載人航天的軟件工程上。”

“不沖突嘛。老師,要不這樣,咱們搞個合作研究。試點嘛,既然大領導開了這個口,我來出錢,您拉個團隊嘛。反正有人出錢,這技術萬一搞出來了,您想想,得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