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挖掘機學徒(第2/2頁)

於是他就把楊哥調到了紅衛河這邊,負責給挖掘機加油,以及照顧這些挖掘機司機和機修師傅們的生活。

至於說加油這種涉及到錢的事,為什麽不用親戚?

呵呵!

這年頭,親戚也不一定靠的住!

余慶陽在工地上見多了,真正坑的都是那些親戚。

坑起來,比外人還狠!

當然了,余慶陽也實在沒有合適的親戚可以用。

雖然有幾個窮親戚,可是都不怎麽靠譜。

可是那幾位表哥,不說也罷。

屬於扶不起來的阿鬥。

安頓好學徒之後,余慶陽並沒有急著回清水湖工地。

挖掘機來了快半個月了,這還是余慶陽第二次來紅衛河工地。

既然來了,不去項目部報個到,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雖然晚上宴請挖掘機師傅們,余慶陽喝了很多酒,可是以他現在的酒量來說,這二三斤酒,根本不礙事。

只是稍微有點臉紅而已。

來到項目部駐地。

紅衛河這邊的生活條件要比清水湖那邊好一些。

租用的是一套半新的院子。

一進門,堂屋裏,八仙桌兩邊做著兩個人。

左邊是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中年人,頭發亂糟糟的,紅紅的酒糟鼻,胡子邋遢,半舊不新的半截袖襯衣領子都洗脫毛了。

這位不修邊幅的中年人就是省水總土方分公司的經理,也是紅衛河工地的項目經理牛經理。

右邊做著的是一位老人,相比牛經理,這位老人就精致多了。

花白的頭發,梳理的一絲不苟,雪白的短袖襯衫,左手腕上帶著一塊曾明瓦亮的梅花手表,非常顯眼。

這位是省水總的劉副總,是公司派過來給牛經理壓陣的!

余慶陽在門口看了一眼,沒有進去。

裏面正在開會。

他往門口一站,裏面的人也都看到他了,牛經理往旁邊的房間比劃了一下,意思是讓他先到旁邊房間等一會。

來到旁邊房間,裏面有個老人在,是牛經理的父親,退休了沒事幹,到工地來給大家做飯。

“牛大爺!”

“你是?”

“牛大爺,我是余慶陽,前不久來過!”

“哦!你就是余慶陽啊!我聽他們說起過你,你來找豐收?”

“是啊!我來找牛經理!”

“唉!又跑水了!南方蠻子也跑了,這不開會研究方案呢!”牛大爺嘆了口氣,滿臉的愁容。

這就是當父親的,哪怕兒子已經是分公司經理,當父親的也會因為兒子的煩惱而煩惱。

紅衛河是連通黃河和邵陽湖的一條人工河。

黃河之所以叫黃河,就因為水裏的泥沙比較多,水質昏黃而得名!

所以,紅衛河的淤泥大多數都是黃河水帶過來的泥沙。

紅衛河清淤,根據地基情況,使用了好幾種施工方案。

地質情況比較好的地方,使用挖掘機配合渣土車清運淤泥。

差一點的使用挖掘機甩方,清理淤泥。

再差一點的使用鏟運機進行清理淤泥。

最差的,靠近河道中間的位置,什麽機械都用不上,只能使用高壓水槍配合人工進行清淤。

牛大爺說的跑水,就是高壓水槍配合人工清淤這個方案出的問題。

高壓水槍配合人工清淤,需要建沉澱池,利用高壓水槍的水壓把已經沉澱的淤泥變成泥漿,然後用泥漿泵把泥漿輸送到沉澱池裏,進行沉澱。

現在出現問題的就是沉澱池。

紅衛河附近都是淤積出來的平原,多是沙土地。

沙土地有個特點,那就是粘結性差。

用沙土建成的沉澱池,因為沙土粘結性差,沉澱池裏的水壓一大,就會發生決堤,跑水事故。

如果這是在荒野裏,也無所謂。

關鍵問題是,紅衛河兩岸都是村莊,一跑水,就會沖擊村莊或者莊稼地。

紅衛河上一次清淤已經是三十年前了,三十年才清淤一次,從鎮上、到村委、再倒村民,都盯著紅衛河,都像從紅衛河清淤工程裏撈點好處。

鎮上的小領導,村委的村幹部,那有先天條件,只要想,總能撈點好處。

可是普通老百姓,就不行了,最多跟著幹點零活。

於是,自從沉澱池第一次決堤跑水,淹了村民的房子,房子淹了,最多也就是進點泥漿,損壞點家具家電等東西,清理一下不影響使用,但是賠償金可是好幾萬啊!都夠蓋套新房子的了。

好家夥,這下,村民可找到發財的途徑了。

見天盼著沉澱池決堤,好把自己的地或者房子給淹了,然後索要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