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2/3頁)

你一個人有多大精力?

你盤算一下,咱們華禹投資包括旗下的分公司,有多少崗位空缺著?

這些崗位都需要你們人事部來安排梳理!

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這件事做好!

現在人員空缺,已經成了制約公司發展的瓶頸!”

“我知道了余總!

我已經和人才市場協商好了!

下周二在人才市場召開一個咱們華禹投資的專題招聘會!”

“嗯,你去京城、魔都、羊城、鵬城等地打一打招聘廣告!”

“去京城……打廣告?”

“對,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湧入這些大城市,可是大城市並沒有很多崗位提供給他們!

現在這些大城市都出現了人才過盛的情況!

咱們公司現在的薪資水平不比那些大城市的單位差!

想辦法把他們吸引回來!

這樣你們人事部結合咱們省的人才吸引計劃,制定咱們公司的一個人才吸引計劃,我去向廳裏匯報!”

2000年,大量的人才都擁擠在大都市裏,寧願在大都市睡十塊錢一晚上的私人賓館,男女合住的那種賓館。

都是高低床,一個房間住七八個人。

吃的是賓館老板從菜市場撿回來的菜葉子做的菜,碎米蒸的米飯。

就算是這樣,都不願意回內地小城市工作。

也就是這種情況下,內地紛紛出台人才吸引計劃。

東山省,博士生願意來東山省工作,直接給正處級待遇,十萬塊錢的安家費,分配住房。

研究生正科級待遇,五萬塊錢的安家費,分配住房。

這還是省城,下面的地市,縣市,更是本科都給分配住房,給安家費。

上一世余慶陽出差去一個地級市,一家區級醫院,在報紙上打廣告,只要是醫學院本科畢業生願意到他們醫院工作,就給住房和安家費。

余慶陽不要求說招聘博士、研究生,可是本科畢業生你得給我吸引來一批吧?

(寫到這裏,突然想到開頭,我說包分配,被好多人噴!

當時很郁悶,2000年我們這邊是包分配啊?不光是本科包分配,就連中專都包分配。

現在明白了,這是地域的問題,畢業大學生都往南方大城市跑,往沿海城市跑!

內地人才缺失嚴重!所以南方大城市本科生不包分配,而北方內陸城市包分配!

這段話不要錢!)

見余慶陽不是對他失望,奪他的權,安玉青這才放下心來,高高興興的去完成余慶陽交代的任務。

造成安玉青患得患失的原因是,人事部人事總監一直沒有正式落實。

他安玉青還只是臨時兼任。

余慶陽想要收拾他太簡單了,重新任命一個人事總監,他這個分管人事和辦公室的副總就成了擺設。

安玉青現在在公司位高權重,靠的就是人事部的職權。

下面所有的分公司都被閹割,都沒有自己的人事部和財務部。

下面分公司的人員調動都要通過總公司的人事部。

余慶陽就是通過人權和財權來控制下面的分公司的。

當然並不是說下面分公司老總一點自主權都沒有。

他對自己分公司的部門主管的任免有很大的話語權,如果感覺那個部門主管不合適,想要罷免,只要打報告上來,余慶陽是絕對會支持的。

只不過任免必須要通過華禹投資的人事部門來下達命令。

這個和政府的任免程序差不多。

比如說市局,對局裏的科室正職的任免,局黨委會通過了,還要上報到市委組織部,由組織部下達紅頭文件,才算是正式任命。

送走安玉青,余慶陽也在琢磨著如何吸引人才進公司。

他們公司最近也招聘了不少人,可是最高學歷也就是專科院校畢業的。

那天安玉青選出來的六個女助理,一聽不是給老總當助理,二話不說扭頭就走。

這就是現實。

余慶陽感覺自己的公司很牛逼,將來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會有一定名氣,可是現在也只是省水利廳下屬剛成立的企業。

本科生想進事業單位一點都不困難,人家才不會選擇去你一個剛成立的國企。

時代限制,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別的不說,就省水總,這樣的老牌國企,這麽大的一個單位,目前本科畢業生一共就三個。

高科長、牛書記、楚工。

楚工是今年剛分進來的,東山省一個二本院校的畢業生。

這種情況,要等到擴招大學生畢業,才會得到緩解。

學那些地級市的辦法,給他們分配房子?

拉倒吧!

余慶陽寧願多找一些招聘專科生和中專生。

他從來不迷信學歷。

幹工程,本科學歷和專科學歷還是中專、技校,沒有太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