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薛琴的魄力(第2/3頁)

“薛姨,國內現在水泥廠太多了!大廠小廠,競爭太激烈了!

相反,阿吉及利亞這邊,水泥三分之二以上需要進口!

市場缺口非常大!

投資兩三個億,國內要四五年才能收回投資,在這裏,一年就能收回投資!”

“一年收回投資?怎麽可能!”薛琴驚訝的叫道。

“薛姨,你看,我給你算一筆賬!

投資一座年產一百萬噸的水泥廠!

投資按三億人民幣來算吧!

阿吉及利亞,325的普通矽酸鹽水泥一噸在一千塊錢左右!

一年就是十個億的應收!

刨除各種費用成本,您是會計,您自己算算,一年能不能回本?

這還是算上了建設周期!

不然半年就能回本!”

“這麽賺錢?阿吉及利亞的水泥這麽貴?”

“我們現在采購的水泥,一噸都要一千三百多!

這還是便宜的!”

“陽子,你可要考慮好!打聽清楚了!

別被人坑了!”

“放心吧薛姨,我又不是小孩子!

我打算直接買一座荒山,把水泥廠建在荒山附近!

咱們自己開采石頭,這樣一來,成本又會降低很多!”余慶陽笑著解釋道。

“陽子,公司賬上還有十多個億,如果真像你說的,我看也別建什麽年產一百噸的了!

幹脆直接建一座年產千萬噸以上的大型水泥廠!”薛琴建議道。

余慶陽沒想到,薛琴比自己還有魄力,從最初的反對,到現在的支持,不光支持,張口就是年產千萬噸以上的大型水泥廠。

“薛姨,年產千萬噸的水泥廠,我怕十億不夠啊!”

“沒事,可以找匯豐銀行貸款,匯豐不給,國內幾家銀行,再貸個二三十億沒有問題!”薛琴爽朗的笑道。

對於薛琴說的,貸個二三十個億沒有問題,這一點余慶陽相信。

世界上最嫌貧愛富的企業就是銀行。

“其實,也不一定需要貸款!

順利的話,甚至不需要從公司賬上拿錢!”薛琴的貸款兩個字提醒了余慶陽。

“不需要從公司拿錢?”

“我不是聯系匯豐銀行給阿吉及利亞布泰坦市貸款六個億修建人工湖嗎?

根據和布泰坦市初步達成的協議,這筆賬直接打到公司賬上!

反正幹工程的總包是咱們自己的企業!

我們完全可以先拿這筆錢來建水泥廠!”余慶陽笑著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陽子,你說的這個辦法可行!

就算是外面的工程公司施工,付款也是有周期的。

按照你說的,一年回本,資金完全周轉的開!”薛琴思考了一下,對余慶陽的想法表示支持。

“好!那就這麽定了!我明天先談購買荒山的事情!

然後通過元木公司發布水泥廠生產設備的采購競標公告!

薛姨,你明天打聽一下,看咱們省內有沒有,有承接大型水泥廠鋼結構廠房能力的企業!”

“行,這個事交給我了!明天一上班,我就去打聽!”薛琴笑著答應道。

掛了電話,薛琴抱著腿,縮在沙發上。

想著余慶陽剛才在電話裏說的事情,“這小子,還真能折騰!”

華禹投資剛成立幾個月,如今已經是市值二十個億的大公司。

估計等水泥廠投產,最多明年,市值就會超過一百億。

新成立一年的公司,成為百億公司。

這裏面固然有貴人扶持,可是也離不開個人能力。

就像最近很流行的一個關於業務員的寓言故事(國內流行於2000年)。

說的是有兩個買鞋子的業務員就來到非洲推銷鞋子,他們來到沙漠地區後,了解這裏的民族習俗、服飾打扮等情況。

發現,生活在沙漠中的非洲人們不穿鞋子。

看到這種情況,一個業務員很失望,他想,這裏的人不穿鞋子,我把鞋子賣給誰呢?於是,他離開了非洲沙漠這塊市場。

另一個業務員看到這裏的人們不穿鞋子,他非常高興、非常興奮,他想這裏的人們沒有鞋子穿,每人買我一雙鞋子我就發財了。

於是,他把大量的鞋子運到非洲,到處去推銷,給人們講解穿鞋子的好處,講穿鞋養生之道。

幾年之後,這個業務員發了大財,腰纏萬貫,過上了優裕的生活。

另一個業務員還在到處推銷鞋子,為每個月的業績愁眉不展。

這就是眼光,有人能從困難中發現機遇,有人遇到困難只會抱怨。

很明顯,余慶陽就是一個能夠在困難中發現機遇的人。

去非洲援建的企業有很多。

大多數企業去了非洲都會抱怨,那裏的環境艱苦,那裏物資匱乏,買不到建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