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視察工地(第2/3頁)

小清河綜合治理工程是東山省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個工程,有涉及南水北調的配套工程。

自然吸引了眾多目光。

淮海工程總公司雖然中標,可是自上而下打招呼的不下一百人次。

系統內的領導,系統外的領導,還有地方上的領導,村裏的領導。

都想在這個工程上分一杯羹。

“目前施工進度呢?”

“已經完成降水井的布點,正在打降水井,修施工便道。”張建國開口回答道。

“有什麽困難嗎?”

“主要還是工程機械不足,雖然有很多領導打招呼,但是幹人工活的多,有機械的少。

唐總那邊給調過來五台挖掘機,加上地方上的,也只有十台挖掘機,五十輛自卸車,其中還有三十輛是東風自卸車。

我們標段的土方開挖量有二百二十萬方,其中有一百八十萬方需要外運!

現在的運力根本不足以保證在汛期之前,完成土方施工。”

“這倒是一個實際問題!”余慶陽點頭道。

今年東山省僅水利工總投資規模達一百多億。

各地都在搞城市建設,修路,蓋樓,工程機械緊張是必然的。

這種情況要等到明年才能夠緩解。

余慶陽租給省水總的挖掘機,人家紅衛河幹完,根本沒有放車,直接調到了小清河。

為此陸總把電話都打到了國外,余慶陽也不好駁他的面子。

“我回頭問問,看唐總那邊還能不能抽調出挖掘機來!

實在不行,就去購買新機械!”

這是淮海工程總公司承接的第一個上億的工程,余慶陽也是非常重視。

必須要讓廳領導看到淮海工程總公司的工作能力。

“還有別的困難嗎?”

“別的,就是地方關系,我們正在協調!”張建國想了一下說道。

“嗯,陳總,咱們一塊去現場看看?”余慶陽看向陳永發。

至於張建國說的地方關系,余慶陽沒有多問。

地方關系的處理是每個項目經理都必須經歷的,也是考驗項目經理能力的一個關卡。

張建國作為公司副總,如果連這都處理不了,那余慶陽該考慮一下,張建國是不是有能力擔任淮海工程總公司的副總了。

陳永發等淮海公司的領導,陪著余慶陽來到施工現場。

如果不考慮河裏帶有刺激性氣味的黑色河水,小清河的風景還是很不錯的,兩岸綠樹成蔭,是一個休閑的好去處。

可惜,現在看不到魚蝦成群,成群的鴨子在河裏嬉戲,河水清澈見底的景象了。

只剩下烏黑的河水,還有岸上的大樹。

十輛挖掘機,正在修便道,開挖存放淤泥的深坑。

因為淤泥含水量比較大,不便於直接運輸,所以要先進行脫水處理。

在河岸上挖深坑,存放淤泥,讓淤泥裏的水自然滲透到土壤裏。

這是一種比較笨,比較原始的施工工藝。

哪怕是最原始,最笨的施工工藝,也比牛頭峪東溝那種直接運走的粗暴方式要好的多。

當然,牛頭峪東溝有它的特殊原因。

沒有條件挖深坑,對淤泥進行控水。

所以,余慶陽才沒有針對華禹第一建設集團簡單粗暴的施工方法提出指責。

好在2000年,環保查的不嚴。

要是放到後世,就華禹第一建設集團的施工方法,能直接拉倒黑名單裏。

“陳總,現場的安全警示標志,還有關於公司的形象宣傳標志太少。”余慶陽簡單提了一個小問題。

“回頭我們就設立警示標志和企業形象宣傳標志!”陳永發松了一口氣。

對於余慶陽突然跑到工地視察,淮海工程總公司上下都提著心。

這是淮海工程總公司並到華禹投資後接到的第一個項目。

也是他陳永發到公司之後,承接的第一個項目。

另外也是對余慶陽不熟悉,不知道余慶陽的性格,生怕哪裏做的不到位,讓余慶陽不滿意。

見余慶陽僅僅是提了一個小問題,大家自然是長處一口氣。

“呵呵!老陳,現在放心了?

是不是擔心我過來給你們挑毛病?”余慶陽看了陳永發一眼,笑著問道。

“這個……余總給我們提要求是對我們好!

我們巴不得余總能夠多給我們指出一些不足的地方。”陳永發一愣,沒想到余慶陽說話這麽直接,隨即陪笑道。

“毛病很多,不過這個就不在這裏提了!

明天集團公司開會,咱們一塊討論!”

余慶陽一句話,讓陳永發等人的心又提起來了。

集團開會討論?

陳永發,張建國等人都在開動腦筋,思考著工地現場有什麽大問題,需要拿到集團會議上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