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會議?余慶陽一個人的演講(第2/3頁)

“那個不需要,不過當初協議上也是明文規定的,實習成績不合格,我們是不會接收的。

實習不合格的,只能自謀出路或者重新參加實習。”

“你小子是一點虧都不吃!什麽都讓你算計進去了!”

“領導,您這話說的,我可是代表廳裏管理公司。

我吃虧就代表廳裏吃虧!”余慶陽笑道。

“好吧,就這樣吧!我這邊給兩家學校下個文!

讓學校提前動員一下!

想去的,利用這最後的幾個月,突擊培訓一下語言和非洲的一些注意事項!”

“領導英明!還是領導想的長遠!”余慶陽趕緊送上一記馬屁。

“行了,就知道說好聽的哄我這個老太婆!”張廳長笑著掛了電話。

余慶陽長出一口氣。

倒不是害怕張廳長,主要是剛才大腦CPU運轉太快,有些緊張。

余慶陽也為自己的急智點贊。

不是看不起水校畢業生,水校畢業生也有優秀的人才。

但是從概率上來說,技校生,中專生,卻是不如大學生。

尤其是在職場培訓中,最能體現出來。

大學生在學習技術,學習職業技能的時候,在概率上確實不如大學生。

不過,就像剛才說的,技校生,中專生裏面也卻是有些肯吃苦,肯鉆研的人才。

余慶陽設了一個去非洲援建的門檻,就是通過非洲艱苦的環境,來篩選出那些肯吃苦,肯鉆研的人才。

……

“今天開會的議題有三個。

第一件事是在水利機械公司下面成立銷售公司的事情。”等段剛把會議議題發給大家,余慶陽沒有多余的客套,開門見山的說道。

聽到余慶陽第一件事就把成立銷售公司拿出來。

吳雨有些激動。

這不正說明余總對水利機械公司看重?

“水利機械公司的領導班子,管理生產還可以,我看了,電動自行車造很不錯,美觀大方,而是很實用。

但是,在銷售上,就是一塌糊塗了!

可以說比八十年代的國營工廠的銷售手段好不到哪裏去!”

余慶陽接下來的話,讓吳雨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搞直營店,弄授權加盟店,看上去好像挺像那麽回事!

可是,沒有任何宣傳手段,哦!也不是沒有任何宣傳手段,還是有幾張宣傳海報,大街上發了一些傳單,報紙上打了幾個廣告。

手段太單一落後!

九十年代,酒廠就知道去央視打廣告!

你們呢?

連個電視廣告都不舍得投入?

吳總,是你的銷售副總沒有提還是你不舍得投入?”

“提了,說到電視台做廣告我想著用不著,反正不打廣告一個月也能賣近千輛電動車……”吳雨低著頭,小聲解釋道。

“呵!”余慶陽輕笑一聲。

雖然余慶陽把鍋扔到那位倒黴的銷售副總身上,可是也早有猜測。

肯定是有許多策劃方案被吳雨給否決了。

連往集團報都沒報,就直接否決了。

接著舉手表決,這次是擴大會議,分公司副總雖然參加了會議,但是他們並沒有表決權。

有表決權的是集團副總以上的高層。

也就是只有集團的幾位副總級領導和分公司老總有表決權。

當然全票通過了成立銷售公司的事情。

“第二件事,還是水利機械公司的事情。

水利機械設備才是水利機械公司的根本。

為了提高華禹水利機械設備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我提議,成立水利機械設備研究室!

專門對現有的機械設備進行改進,以及引進研究發明新的機械設備!”余慶陽接著又拋出一個議題。

其實,這些事情都是早就定好的,上會只是在程序上走一遍。

整個華禹投資,可以說是余慶陽的一言堂。

第三件事情是關於加強工地管理,建設標準化工地!

以往咱們一直喊著強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具體怎麽強化管理,怎麽向管理要效益,很籠統,很空泛。

我的想法是,由分公司總工,聘請學校的教授組成一個專業小組,由我親自牽頭,結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出一套工地標準化的模板出來。

把管理具體到每一個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

我們要把工地管理具體到每一個細節。

具體到原材料如何堆放,具體到外墻腳手架的搭建標準。

懸挑腳手架步距是多少,立杆縱距,內外排立杆間距;外側大橫杆間距,內側大橫杆間距。

還有,生活區的建設標準,鋼筋加工區的標準,木工加工區的標準。

都要有一套嚴格的,詳細的標準。

並且嚴格按照這些標準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