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第2/3頁)

目前主要是真的工地臨時設施,安全文明施工和原材料進出場管理這三項內容制定出了新的管理標準。”

“哦?動作挺快啊?說說,具體都是那些內容?”

“工地臨時設施這一塊,包括工地生活區、加工區和原材料存放區的建設標準。

比如辦公室,我們明確規定了建設標準,一個項目部,必須要有技術辦公室,施工辦公室,資料辦公室,項目經理室,技術總工辦公室,會議室等這些比較主要的辦公室,要規定了必須要有活動室……

還有,工人宿舍,我們明確規定了,最小人均宿舍面積,宿舍用電安全標準,宿舍衛生管理標準等等!

加工區,主要是指鋼筋加工區、木工加工區的建設標準,我們根據工地大小對鋼筋加工區和木工加工區做了不同的要求。

比如,像華禹世紀城這樣的大型項目,我們要求,鋼筋加工區和木工加工區必須建造有墻有頂的工棚,加工機械要求一機一閘,電纜線必須穿管入地等等。

原材料和成品、廢料分區域堆放,原材料、成品和廢料存放區附近必須有消防設施……”余慶陽剛剛形成的工地精細化管理標準詳細向蘇廳長做了匯報。

“嗯!確實很詳細,不過,你這麽搞,成本會提高不少吧?”

“肯定會增加,不過,我認為,增加的管理成本要遠遠小余事故成本!而且,通過工地精細化管理,我們還可以大大降低原材料的浪費。

我們常常講,不浪費就是節約!

工地施工,如果管理不善,就會造成極大的原材料浪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木工,在農村裏有句俗話叫做:‘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指的就是木匠不怕木頭長,因為他們會鋸。

在木工施工的過程中,經常有木工偷懶,明明有端的木方可以使用,但是為了省事,他們會直接把長木方鋸斷來使用,長木方能夠鋸斷當短木方使用,但是鋸斷的短木方卻無法接起來當長木方使用,只能購買新的長木方。

下一次施工的時候,他們還是繼續這樣的操作,不斷的把木方鋸短,最後工程幹完,只剩下一大堆短木方。”

“還有這樣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很普遍!

因為現在建築工地上,木工往往都是包工,幹多少活拿多少錢,去原材料區或者廢料區尋找合適的材料,這需要花費時間,所以為了節省時間,多幹活,也為了省事,很多木工這麽幹。

只要你管理跟不上,最後指定給你剩下一大堆只能燒鍋用的短木頭。”

余慶陽說的情況,做辦公室的蘇廳長是了解不到的,也很難接觸到。

但是,只要幹工程的,基本上都會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這種情況在工地上應該說很普遍,只不過大多數木工還是比較有操守的,會浪費,但是會盡量減少這樣的浪費。

但是,總免不了,有些木工操蛋,把好好的木方給鋸斷。

余慶陽曾經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他曾經管理的唯一一次建築工地,找的木工班組就是這種操蛋的木工。

這些木工支模板的時候,從來不下樓去找短木方,需要短木方的時候,隨手拿一根木方過來,長了就給鋸斷。

一開始,余慶陽還專門開會要求了幾次,甚至開了幾張罰款單。

但是,這些木工班組屢教不改。

仗著當時搶工期,木工少,找不到新的木工班組替換他們。

開一次會,收斂兩天,接著繼續。

余慶陽當時已經幹過好幾個工地的項目經理,對這樣的施工班組經驗也很豐富。

幹脆不再搭理他們!

只是安排一個零工,每天到樓裏面把木工班組扔下的短木方撿出來,整整齊齊的堆放到木工加工區。

直到這個時候,余慶陽還是給那個木工班組留了改正的機會。

把短木方堆放到木工加工區,這幾乎等於是放到木工班組的眼皮子底下。

結果,這些操蛋的木工,根本不管那些,繼續鋸!鋸!鋸!

施工的時候,余慶陽按照合同,照常付給他們工程款。

但是等工程完工,木工班組的包工頭找余慶陽結最後一期工程款和之前的余款的時候。

余慶陽領著包工頭來到木工加工區,指著那一大堆短木方說,那就是你的工程款,拉走吧。

包工頭當時就傻眼了。

看著一大堆短木方,差點哭出來。

一棟樓能夠產生多少短木方廢料,這個是有數的。

你稍微多一點,這個也都能說的過去,但是超出好幾倍,去哪都說不過理去。

等余慶陽明確表示,浪費的木方,雙倍從工程款裏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