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驚險(第2/3頁)

“起來吧!不用感謝我,要感謝應該感謝你自己,你得到的都是你努力的結果!”余慶陽伸手把石頭攙扶起來。

跪拜在阿拉伯國家,是對真主的禮儀。

行跪拜禮,代表著向接受跪拜的人,獻上自己的忠誠。

“沒有余總,沒有中國人,我早就被餓死了!是你們救了我,真主在上,我會永遠效忠余總!”石頭跪在地上激動的說道。

“好好幹吧!告訴他們,只要努力,他們也都有機會!

成為公司在非洲的正式員工,以後有機會搬到城市裏去居住!

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余慶陽笑著鼓勵道。

石頭就是他樹立起來的一面旗幟,用石頭的經歷告訴那些柏柏爾人,只要肯努力,他們一樣有機會變成人上人。

在非洲,能夠到城市裏居住,孩子能夠接受教育,那是富人才有的待遇。

一般人,能有幾頭羊或者牛,再能種點地,能夠保證一家人全年不餓肚子,就算是中產階級了,上學是不可能上學了。

在非洲買東西,計量方式也是五花八門,一個西瓜一百迪拉姆,兩個西瓜多少錢,他們都不知道。

你想買兩個西瓜,只能先拿一百迪拉姆買一個,再拿一百迪拉姆再買一個。

很多地方交易的方式,甚至還是以物易物,一只羊可以換多大一堆糧食,一頭牛又能換多大一堆糧食,需要交易的兩個人現商量。

在工地轉了一圈,余慶陽上車離開,來的人工湖項目基地。

“怎麽樣,大家都還習慣吧?”余慶陽笑著問道。

“還行,大部分人都能適應,只是,有幾個人有點水土不服,拉肚子!”張澤賢回答道。

“在非洲拉肚子可不是小毛病,一定要注意!”余慶陽交代道。

“他們都單獨安排在了醫務室的病房裏,隨時有醫生護士照顧著!”

“那些剛畢業的學生怎麽樣?情緒還穩定吧?”余慶陽又問道。

人工湖項目和石油小鎮項目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很多剛畢業的學生。

這些剛畢業的學生,往往就是不穩定因素。

根據余慶陽的經驗,剛畢業的學生,往往不能適應工地環境,在第一個星期選擇離職最多。

能不能適合幹工程這一行,就看他們第一個月的表現了,能堅持一個月,基本上也就穩定了,離職率會大幅度降低。

能夠堅持一個工地的,基本上以後改行的幾率會很小。

這些應屆畢業生,雖然已經入職超過三個月,但是這三個月基本上都是在公司進行培訓。

上工地還是第一次,就直接來到環境惡劣的非洲。

余慶陽早有心理準備,一個月下來,會有一半以上畢業生辭職,要求回國。

余慶陽當初提出來,所有技校生和中專生必須到非洲鍛煉三年,就是為了逼他們辭職。

為的就是大浪淘沙,踢出那些想要在國企混日子的人。

後世,大型施工企業都在用這種方法來淘金。

從應屆畢業生就是淘出適合公司,能夠踏實工作的人才來。

不過,他們比余慶陽這個更加溫和一些,他們會招聘大量畢業生,然後以勞務公司的名義簽合同。

能夠堅持下去的,並且得到認可的畢業生,才有機會和公司簽訂勞動合同。

“還行,我看他們都挺興奮,昨天晚上我巡視的時候,很晚了,好多畢業生都還沒有睡覺,都在討論著白天的見聞!”

“嗯!如果有人不適應,提出來辭職回國,不用做工作!

直接批準就行!

湊夠一批人,就集中送他們回國!

一定要派專人送他們回國,把人交給公司人事部!”余慶陽專門交代道。

這裏不是國內,你不幹了,給你個車費,走人!

這裏是非洲,可以說,讓他們自己走出基地,他們活不過三天。

“明白,我們一直都在強調紀律,任何人不允許私自走出基地!

安保公司那邊我也專門交代了,外出不管人多少,沒有保安隨行,一律不允許放行!”

“那就好,小心無大錯!咱們把他們帶到非洲,就有責任和義務把他們安全的帶回去!

走吧,咱們去工地現場看看!”

人工湖已經開始動工。

目前人工湖分為兩個部分進行施工。

一個是機械開挖人工湖,堆土築堤。

另外一個是山谷河道,是自然形成的山谷。

雨季的時候,水就是從山谷裏流出來。

現在正在做的就是對山谷兩側的山體進行加固。

然後一路順著山谷修路上去,最終抵達堰塞湖,在堰塞湖下面重新修建一座大壩。

大壩上安裝放水閘門。

最後把堰塞湖炸開,這樣一是可以保證下面施工安全,二是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水流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