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勸學(第2/3頁)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市政管網改造,因為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無法申報工程類獎項。

比如魯班獎,有明文規定,申報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發生過質量事故、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以及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的其他事件的,不得申報魯班獎。

“那就好!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這件事!

我們公司花這麽大代價,如果不拿幾個獎項回來,實在是太吃虧了!”余慶陽笑道。

“你啊,凈給我出難題!這幾天光給你跑這事了!”

重新立項,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重大項目,審批權不在地方政府。

“華哥,你能者多勞!”余慶陽嘿嘿笑道。

又閑聊幾句,余慶陽才掛了電話。

看看距離吃晚飯,還有一段時間,余慶陽起身,坐車離開指揮部。

“大姐,今天輪到你做飯了?”

“是啊!余總來了?一會在這吃吧?我炒的肉!”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看到余慶陽,熱情的招呼道。

“不了!我飯量大,你們這點菜,都不夠我一個人吃的!”余慶陽笑著婉拒了邀請。

余慶陽經常到工地上轉悠,工地上的工人也都和他混熟了。

自己搬了一個凳子坐下,和做飯的婦女聊天。

聊的也都是家長裏短的一些話題。

至於說問候累不累,辛苦不辛苦。

那都屁話!

三對夫妻住一個板房裏,你說艱苦不艱苦。

在昏暗的地下管道裏掏土,直不起腰,只能趴在,跪著挖土,你說累不累!

問這樣的話的,要麽是沒下過工地的人,要麽就是那種下來視察工作的領導。

板房裏走出來一個十一二的孩子,好奇的看著余慶陽。

“大姐,這是你家孩子?”

“是啊!”

“上幾年級了?”

“小學畢業,不願意上了,不上就不上吧!反正也不是那塊材料!”

“大姐,孩子不上學可不行!你還想讓孩子跟著你們一樣,出苦力?”

“他自己不願意上,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死活不想上了!

咱老百姓能有什麽辦法?出苦力就出苦力吧!這就是命!”婦女一邊麻利的做著飯,一邊嘮叨著。

“你叫什麽名字?”余慶陽看著小男孩,笑著問道。

小男孩有些認生,怯生生的看著余慶陽,沒有說道。

“這孩子,快叫叔叔!他叫董曉軍,小名石頭!”

“叔叔好!”

“石頭,這個名字好,我也叫你石頭行不行?”余慶陽笑著和石頭打招呼。

“嗯!”石頭點點頭。

“石頭,你想跟著你爸媽幹活?”

“嗯!”石頭點點頭。

“下沒下去過?”

“昨天跟著他爸,下去了一趟!”婦女替兒子回答道。

“怎麽樣?感覺累不累?”

“累!”

石頭很靦腆,和余慶陽說話,基本上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崩。

“你想以後也幹這樣的活?”

“不想!”石頭搖搖頭,總算說了兩個字。

“你知道你爸媽幹的這個叫什麽嗎?”

“頂管!”

“對,頂管!人工頂管,又累又臟!

六個人擠在一間板房裏,是不是很艱苦?”

“嗯!”

“你知道嗎?這個已經是很好的條件了!有板房住,還有空調!

以前你爸媽他們只能住那種悶熱的帳篷!”

“……”

“不信,你問你媽!”

“是啊!多虧了余總,還是板房住著舒服!真是謝謝余總了!您是好人!”婦女笑著點點頭,感謝道。

“大姐,你這感謝我可不敢接。

你們幾個人擠在一個板房裏,很不方便!只是條件有限,也沒辦法讓你們分開住!”

三對夫妻住在一個板房裏,想想就知道,有多麽不方便了。

可是,這種情況,很普遍!

南方很多外出打工的,都是夫妻档,也有假夫妻档。

工地上,哪有條件,一對夫妻安排一間房子?

只能是幾對夫妻住一間,用一個布簾,稍微遮擋一下。

幹點什麽事,都不方便。

住有空調的板房還好一點,那種沒有空調的板房或者帳篷,到了夏天,裏面就是個大蒸籠。

冬天又變成一個大冰窟,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可是,為了賺錢,絕大多數的農民工住的都是這樣的地方。

2001年,能夠給農民工按空調,全國估計也就華禹投資一家。

“你爸媽幹的這個叫,人工頂管,還有一種,叫做機械頂管!

你想不想去看看,什麽是機械頂管?”余慶陽笑著問道。

“……”

石頭有些心動,又有些害怕。

“去,叫你爸起來,我帶你們爺倆一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