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連環套(第2/3頁)

曹雲道:“我已經說明白了,我不會再提這件事。”

……

休庭結束後,庭審繼續。

曹雲道:“李勝願意承擔10%的責任,趙燕願意承擔10%的責任。”

一號法官觀察下兩名被告後,道:“很好,在庭審結束之後,李勝和趙燕都必須交出一人的名單,名單範圍你們自己心中有數。如果庭審結束之後,你們沒有交出名單,我們將會索取高額利息。”

一號法官:“現在已經很晚了,明天上午八點開庭,明天也是本案庭審的最後一天。我們會將新收集的信息和資料發到各位的電腦中,各位如果需要其他資料,也可以打內線電話索取。明天庭審的是本案的重點,也就是誰流出了照片。我提醒一句,現在看來,只有趙燕擁有流出照片的動機,我希望你們能仔細閱讀本案資料,還有新發給你們的資料,不要讓任何一個壞人逃脫制裁。另外,綁架案的審判已經結束,大家有興趣,在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私下交流,謝謝大家。”

……

庭審結束後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三名律師無一例外的再次見自己的代理人。問題都一樣,是不是你流出了照片。

101房間布置了比較簡單的宵夜,曹雲和司徒巖隨便吃完就離開了餐廳。唯獨是司馬落一個人慢慢的吃著,直到南宮騰飛和越三尺出現。

越三尺有些好奇,看司馬落做了一個詢問的表情,是不是等自己?

司馬落很糾結,面對越三尺詢問的表情不知道怎麽說。既然法官已經同意大家私下交流,越三尺和南宮騰飛打了個招呼,拿了點食物坐到了司馬落的身邊:“學弟,怎麽了?”

南宮騰飛看兩人竊竊私語,呵呵一笑,專心在食物上。他已經是五十歲的人,對美食的追求是其現在人生最大的樂趣。他已經過了意氣風發的年齡,他已經不再追求掌控全局,他需要思考只有自己。因為在他看來,只有自己才是最真實的。正義,道德,虛偽,欺騙等等一切,只是一種標簽和身份定位。沒有工具和手段是壞的,只有使用工具和手段的人才有好壞之分。

怎麽區分好壞呢?南宮騰飛的標準是,對自己好的就是好的,對自己不好的就是壞的。這個簡單粗暴的結論是南宮騰飛摸爬滾打幾十年來總結出來的一句處世哲理。

……

曹雲向一號服務員要了一壺咖啡,他喜歡黑咖啡。純粹是黑咖啡的哲理優點之一,從實際來說,黑咖啡具有回甘的功能。喝時候是苦的,吞下去是苦的,但是留下了香味還有回甘帶來滿口生津,讓人回味無窮。

曹雲不喝酒的原因並不是警察大學培養出來的,也不是因為他不會喝酒。相反,在大院長大的他,和小夥伴們在十歲就開始偷偷喝酒。曹雲不喝酒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點,酒不好喝。第二點,喝酒之後問題太多,不說喝酒當時的情況,酒後各種並發症讓他都非常難受。口幹舌燥,頭痛,睡眠質量低。因此曹雲在十六歲後再也沒有喝過酒。

有人說,既然是因為這兩個原因,可以適當的少喝一點。不,在人際交往中,只有喝和不喝,沒有喝多喝少這個道理。你不和所有人喝酒,你不喝酒,大家不會對你有意見。你和A喝,不和B喝,那B自然就有意見。

這應該是曹雲少年時期自己體會出來的第二個哲理。第一個自己的哲理是曹雲十歲高燒,請假三天沒去學校,第四天去學校後,他領悟到了這個哲理: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這就是本身存在矛盾體的曹雲,因為家庭原因造就了老成和城府,又因為年紀輕輕,內心隱藏著熱血和不羈。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原因是他知道需要看大人的臉色,實際上沒有一個小孩會完全因為懂事的原因而全心全意為家庭做貢獻。

這個矛盾就讓曹雲很抓狂了,曹雲在警察大學時候成為優等生,並且被多位老教授看好,最大原因就是他有天賦,並且肯努力。如果說之前的資料還模模糊糊的話,法庭補充的資料就非常清楚了,基本確定了影後之死案的元兇。

作為一位有城府的人,悶聲發財才是應該做的。但是作為一名年輕人,正確答案憋在心中是非常難受的。並且還要承受別人說出正確答案,如同被搶奪了勝果一般的難受。

不過……

資料中還有一些細節很模糊,就案子本身來說,這個案子是挺有意思的。曹雲專心的開始分析案情,資料。他發現烈焰法庭很會玩,會在一些說明前加上可能,推測的詞語,表明這些說明是不可信的。如果忽視了這些,一切就變了。

曹雲喝著冷咖啡,將文本資料中帶有可能,大概,推測之類的說明全部找出來,然後把這些線索全部去掉,再看資料,曹雲驚訝發現另外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