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發展所帶來的亂象!(第2/3頁)

“什麽文件?我看看。”陳晉直接開口,上前不由分說扯過姜山手中的所謂“文件”。

蔣藝涵有些詫異,繼而笑道:“親愛的,你來了?”

“嗯。你沒事吧?”陳晉先是問道。

“哼,幾個小流氓,我能有什麽事。”蔣藝涵不屑道,惹得姜山惱道:“大美女,說話客氣點。我這可是正規收取管理費。”

蔣藝涵譏諷道:“哪個單位的管理費是大半夜領著一群人收的?保護費吧?”

“你……”姜山怒了,向前邁了一步。

陳晉卻也一步頂了上去,正跟他懟在一起,反過來把他撞退了兩步。

“你要幹嘛?”姜山身後幾個壯漢立刻叫囂起來。

陳晉卻已經看完了那份“文件”,皺眉道:“這個姜村管委會,是個什麽單位?有收費資格嗎?開店我只聽說過水電房租物業費,可沒有什麽管理費!你怕不是個騙子吧?”

姜山卻冷笑道:“只要是在姜村的範圍內開店營業,我就能收。那個大個紅章你看不見麽?”

那份“文件”蓋著的章,陳晉自然是看見了。同時他大概也搞明白這夥人是幹嘛的了。

姜村,實際上應該是姜村街道,隸屬於聽濤區的下轄。

在改革開放之後,國內的城市化建設進程很快,許多城市,尤其是一線省會城市,發展的都非常快。

原本東江市的城區,就只有上河區、下河區這麽兩個區域。此時已經繁華喧鬧的姜村街道,僅僅在10年前,都還屬於東江市周圍的村落。

只不過是隨著城市化發展而被囊括其中罷了。

但是這裏世世代代生活的村民,卻因此而雞犬升天了。征地、拆遷、分房。然後再征地、再拆遷、再分房……

有一大批原住民都是這樣一下子領先了別人一大截,成為了東江市裏第一撥享受到城市化發展福利的人。

有句話說,純東江市的本地人,有很多家裏搞不好都經歷過兩三次拆遷了,分到的房子升值到現在,都能保證幾輩子衣食無憂了。

所以許多本地年輕人,也都成了啃老族,患上了巨嬰病。反正衣食無憂,他們的人生就是吃喝玩樂這麽簡單。

而且這些村落被吞並之後,組織卻沒有消失。有機靈人,花錢選成村長,然後帶著村民們集資蓋樓開發,又或者是辦其他企業。

總而言之,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著著實實的富裕了一大批人。

蔣藝涵租用的這個店面,應該就是這種情況。地皮是村裏的,村民們集資建造,然後根據出資比例分紅。

至於這個姜山嘛……說不定就是家裏有些關系,折騰出來一個莫名其妙的管委會,也不用正兒八經的工作,專門訛詐商家的錢財罷了。

想到這,陳晉不屑道:“如果蓋章就有用的話,那明天我也弄個聽濤區管委會的章,來向你們姜村管委會收費?這種伎倆太低級了,我勸你別在我這用,小心偷雞不成蝕把米!”

“喲嚯!你小子挺橫啊?行,那咱們就走著瞧!”姜山也不管明著面怎麽樣,只是暗自記在心裏,領著人離開了。

陳晉看他出門後,才回頭道:“不用理這幫寄生蟲,有事我兜著。”

不料蔣藝涵卻道:“這是我自己的事情,你別管。”

她隨後笑了,接著道:“還是你覺得我平不了這事?嘻嘻~”

陳晉眨眨眼,想起韓開弘的身份,啞然失笑!

蔣藝涵說的沒錯,她要平這事,估計比自己還省力。

但老蒜卻湊上來道:“小蔣,他們要的也不多,一個月就1000塊,要不還是給了吧?”

他並不知道陳晉和蔣藝涵現在到底有多大的能量,只是出於一個在東江市艱辛討生活多年的異鄉人的角度,誠懇的建議著。

只聽老蒜又道:“之前我在齊山鎮那家小店,就是每個月交150塊管理費的。收錢的是齊山鎮鎮長的兒子,說是什麽齊山鎮發展委員會。”

“哎……說白了,就是這幫本地人欺負外地人嘛。隔壁本地人開的店,就沒聽說要收管理費的。”

聞言,陳晉挑了挑眉,心裏也明白這是底層普遍存在的現象。

就跟他當初為了領低保還要靠拳頭一樣,越是底層,這種事情就越多,管理也越混亂。

1000塊是不多,畢竟光是這家店的房租裝修,就已經砸進去一百大幾十萬了,僅僅房租一年就要70萬。

攤到每個月計算起來的話,月租金將近58000多,確實也不在乎再多這千把塊的。

由此可見,這幫人也不是沒腦子的。大店就多要,小店就少要。因為他們都很清楚,但凡做生意的,就講究個和氣生財。

只要不是觸及了底線,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妥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