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 第十四章 永別(第2/2頁)



  他還時常會胡思亂想,懷疑自己可能就是災星轉世,要把自己身邊所有親近的人都克死才甘心。

  有那麽幾天,他甚至都擔心哥哥文豪也會發生意外,神經質似的時不時給文豪打去電話,詢問哥哥在做什麽。

  幾天過後,夏文豪也受不了了,用他的話講,自己這弟弟比他女朋友查崗還勤,伺候一個女人就夠他受的了,如果以後還得要伺候一個不男不女的弟弟,他就得瘋。

  其實,夏文豪聽說了許婧自殺的事,也能理解弟弟的心情,他向文傑提議,幹脆向學校請個長假,到外地去散散心,高考是小,今年考不好大不了明年再考,要是把人給憋壞了,那可是一輩子都無法挽救的大事。

  夏文傑剛開始還不太願意,不放心留哥哥一個人在家,在夏文豪再三的勸說下,他最終還是接受了哥哥的意見,去他曾經想陪小婧一起去的地方,泰山。

  他這一走就是七天,在這七天裏,他想了很多的事,也相通了很多的事,他在泰山沒怎麽遊山玩水,倒是把泰山的道觀都逛了個遍。

  在道觀裏聽道,讓他生出許多的人生感悟。

  道家有許多思想是夏文傑嗤之以鼻的,比如無為、無用之說,不過,道家也有許多思想是夏文傑頗為欣賞的,比如道家講求的以柔弱勝剛強。

  牙齒堅硬,舌頭柔軟,但再堅硬的牙齒也嚼不碎堅冰,而柔軟的舌頭卻能將其融化。這就是道家以守為攻、以退為進的理念,而這又與夏文傑的機會主義觀念有相通之處。

  七天的時間一晃而過,夏文傑感覺自己像是獲得了重生似的,連日來心頭的陰霾一掃而光。

  一個月後,高考終於來臨,這對於大多數苦讀十二載的莘莘學子而言,是決定命運的兩天。

  夏文傑倒是不緊張,或者說他心裏早已經做好了打算。

  高考第一天,上午八點半考語文。

  巧合的是,胡彬彬竟然和他分在同一個考場,而且兩人的位置還和班級裏一樣,是一前一後。

  這一個月來太緊張,胡彬彬和夏文傑也沒說上幾句話,在考場裏坐好後,她稍微側回頭,低聲問道:“夏文傑,你復習得怎麽樣?”

  “還是老樣子。”夏文傑心不在焉地隨口說了一句。

  “這次,我的分數一定能超過你。”

  她這麽說即是在給自己打氣,也是在鼓舞夏文傑的鬥志。高考前的這段時間是最為重要的一段時間,可夏文傑卻經常請假,想來,這對他的成績會有不小的影響。

  夏文傑倒是一本正經地點點頭,說道:“你會的。”

  胡彬彬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還要說話,夏文傑低聲提醒道:“監考老師看你呢,再說話,你可能要被‘請’出去了!”

  聽聞這話,胡彬彬馬上乖乖地閉上嘴巴,再不敢多說一句。

  八點半,考卷準時發下來。夏文傑先把考卷大致看了一番,而後他快速地填寫起來。

  他把選擇題全部寫完,而後沒管其它的題,直接寫最後的作文。

  作文題目是‘現在與未來’,規定字數八百。

  夏文傑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八百字的作文。這篇作文把政府的現狀做了一個大抨擊。

  ——我們的政府似乎總喜歡去提防著它的人民,可向來只有偽政權、偽政府才會時時刻刻地防著民眾,作為一個合法的政權、政府為什麽要這麽做?它應該明白,它的人民不是嗷嗷待哺的嬰兒,政府也不是人民的保姆。

  ——防人之口甚於防川,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難道現代人不懂?

  ——政府防著人民,不是它任勞任怨甘願做人民的保姆,而是因為它做得還不夠好,還不夠自信,因為社會上還存在著諸多的不公正,因為貪官汙吏還在一手遮天,所以它只能去防著它的人民,怕人民說出心裏話,怕人民站起來反抗它。

  ——中國的未來不能是這樣。歷朝歷代,禍國殃民之根本無不是因貪官汙吏層出不窮,導致社會不公,怨聲載道,政府若不想步前朝後塵,當務之急,應肅清官場竊賊,主持公正,維持正義。

  ——我輩皆有強國之心,奈何卻無回天之力。此文是在一個不合適的場合講出一段不合適的話,想來必然零分。縱然有滿腔肺腑,卻不能言,此乃國人之哀。

  寫完這段作文,夏文傑嘆了口氣,在考卷上寫下自己的名字,而後將考卷一翻,舉起手來,說道:“老師,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