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理發

五月底,《不見不散》劇組準備前往美國洛杉磯。

整個劇組極為精簡,只有三十二個人,主要演員就是葛優和徐帆,其他配角就從劇組的工作人員裏面挑,或者到洛杉磯華人裏面找。

盡量縮短在美國的拍攝行程,爭取三個月內拍完,其他室內的戲份放到國內完成。

500萬人民幣已經通過華國銀行換成了60萬美金,這就是劇組在美國的全部花費了,剩余的300萬資金用於支付演員和幕後人員的薪酬,還有影片在國內的後期制作。

說實話,100萬美元在美國只能拍一部低成本影片,但在國內已經算的上是大制作了。

在看了《真實的謊言》後,馮小剛覺得應該在《不見不散》中加入一些大場面,比如直升飛機啊,警方交火啊等等。

“咱們不來真的,就是做做樣子,裝出好萊塢大片的架勢。”馮小剛打算道,“我算是想明白了,看了這些美國大片後,觀眾的眼界變高了,你要是不弄個爆炸啊,追車啊什麽的戲碼糊弄不住他們了。”

經過一個月的放映,《真實的謊言》的票房已經突破了八千萬。

可以預見,票房破億只是時間的問題。

雖然大家有心理預期,但真看到結果還是感慨不已。

像馮小剛這麽想的導演不少,以後國內的觀眾不好忽悠了。

有的導演堅持藝術片的道路不動搖,有的導演則琢磨著借鑒好萊塢的套路,加快影片的節奏,加入娛樂性的內容。

國產電影的改變正在悄然開始。

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林子軒一行人下了飛機,前來接機的是個美國人,叫做科瑞亞。

他是一家美國電影公司的制片人,負責《不見不散》劇組在洛杉磯的拍攝工作。

當初拍《京城人在紐約》的時候,林子軒他們是一路摸索過來的,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後來發現應該和美國當地的影視公司合作。

雖然需要付錢給對方,可做事就簡單多了,還能節省時間。

再說了,拍電影和拍電視劇有很大不同,需要更大的場面,要和洛杉磯當地的部門打交道,這些事情由美國的影視公司出面會更為順利。

當然,以好夢公司的實力還沒機會和好萊塢的大公司合作,人家看不上他們。

科瑞亞所在的公司只是洛杉磯無數電影公司中的一個,規模一般,是熟人介紹來的。

這人本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制片人,已經給劇組安排了住處,明天會帶人看外景,這就是地頭蛇的作用,物有所值。

林子軒和美國的影視公司合作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希望《不見不散》能在北美地區發行,把版權賣出去,收回點投資。

一部電影光靠國內那點票房說實在的賺不到多少錢,尤其是在票房這麽低迷的情況下。

國產電影在國內票房分賬的方式是制片方拿百分之三十五,華影公司拿百分之六十五。

想要賺錢,還是要走全球化的路子,就像《陽光燦爛的日子》,光是出售歐洲市場的版權就收回了成本,還賺了不少。

張藝謀花300萬美金拍攝《活著》,人家根本不在乎國內的票房,只要海外版權賣得好就行了,只是國內的絕大多數電影根本走不出國門。

林子軒倒沒有幻想著《不見不散》的海外版權能賣出多少錢,那不現實。

這只是一次嘗試,他想知道這條路該怎麽走,有什麽條件和流程,以後拍片子就要朝著這個目標靠攏,也就是全球化市場。

科瑞亞是第一次和華國的電影攝制組合作,他更多的是抱著好奇的態度。

好萊塢的大電影公司紛紛進軍華國的電影市場並不是什麽秘密,他們這種小公司也想有所作為,這次接待《不見不散》的劇組同樣是一次嘗試。

林子軒想讓電影進入美國市場,美國人則想著進入華國市場。

科瑞亞不知道馮小剛是誰,對這個劇組還需要觀察,大家才剛剛接觸。

誰也沒有想到,第二天就出現了問題,馮小剛看了美國同行選擇的外景地,表示很不滿意,或許是來之前沒有交流好,也可能是美國人誤解了。

拍攝《京城人在紐約》的時候,紐約的高樓大廈給馮小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以為美國的大城市應該都一個模樣。

只是洛杉磯屬於美國西部,紐約是美國東部,兩地的差距不小。

“我怎麽知道洛杉磯是這個模樣,沒什麽高樓,都是大空場,太平坦了,沒有起伏,弄的給農村似的,好多設想的鏡頭都沒法拍啊。”馮小剛抱怨道。

隨後,馮小剛就跑去舊金山看外景了。

舊金山的環境倒是和紐約相似,都是些老房子,上坡下坡很多,拍起來效果不錯。

只是這樣一來,他們在洛杉磯的前期準備就要泡湯了,再說這是一個發生在洛杉磯的故事,搬到舊金山總有點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