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優勢

過年之後,好夢公司正常上班,第一件事是把於東正式介紹給公司的員工。

於東今年二十六歲,相當年輕,剛進公司不會擔任總經理的職務,而是宣發和市場部門的主管,屬於管理層之一。

好夢公司目前分為幾大塊,一塊是創作部門,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

一家影視公司只有具有強大的創作能力,才會具有競爭力,這個部門由林子軒負責。

第二大塊就是宣發部門,負責影片後期的宣傳和發行。

市場部門主要負責廣告業務和市場調研,分析觀眾的喜好,以及其他影視公司的動向。

接下來是後勤部門,包括財務和采購等等,輔助其他部門的工作。

最後還有一塊是藝人經紀,這個還沒有發展起來,目前只簽約了幾名演員,像是張國立、劉蓓、俞飛鴻、傅標、張涵於等人。

傅標和張涵於是馮小剛指定的演員,算是馮家班的成員。

其他如陳道明和王志文,大家雖然關系好,可人家都有工作單位,不會和影視公司簽約。

之所以說沒發展起來,一個是簽約的演員不多,還有就是各種配置不夠完善。

作為經紀人,要給旗下的藝人提供發展規劃和演出機會,保護藝人的利益不受侵害。

這個部門是林子軒在管理,他在自己公司拍的影片中用自己的演員,或者推薦這些演員出演藝術中心拍的電視劇。

只是,他對怎麽做經紀人並不在行,以後需要找個人具體負責。

於東有半年的時間熟悉好夢公司的業務,如果稱職的話,就會升任好夢公司的總經理。

這半年是考察期,林子軒不會一開始就把大權交給於東,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於東對好夢公司相當有興趣,以前大家只是合作的關系,了解不深,現在可以全面和詳細的了解,他想知道好夢公司為什麽會成功,不過在此之前,他會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宣傳發行對他來說駕輕就熟,他要給每一部影片制定適合的宣傳方案。

經過幾天的磨合,於東熟悉了自己的工作職責。

他驚訝的發現,在好夢公司的市場部竟然還有網絡業務,一個關於影視方面的論壇。

在目前國內的電影行業,沒有哪家公司會重視網絡,他們可能根本不會把電影和網絡聯系起來,或者說不知道網絡是做什麽用的。

這個時候好夢公司已經想著利用網絡做宣傳了,現在的作用或許並不大,但以後就很難說了。

作為年輕人,於東對網絡這種新鮮事物同樣感興趣,並認為以後上網的人會越來越多,網絡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他似乎明白了好夢公司成功的原因了,那就是超前的思維。

當別人沒想到的時候,他們想到了,於是取得了成功,這不是說他們具有創造力,而是善於學習和借鑒。

比如賀歲喜劇,香港很早就出現了這種影片。

大陸的電影人看不上這類片子,可放到馮小剛手裏,變成了京味喜劇,受到觀眾的歡迎。

再說網絡宣傳,國外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模式,不過內地的網絡才剛剛發展起來。

比別人多走一步,從而讓好夢公司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優勢。

林子軒倒不覺得有多大的優勢,這個社會發展的很快,今天的優勢到明天可能就被追上了,這個世上永遠不缺少聰明人。

《小城之春》的劇組要前往江南了。

此時的京城還是冬天,南方已經春寒料峭,正是拍攝這部影片的好時機。

好夢公司找了幾輛車子,其中一輛卡車裝得是價值百萬的古董家具,演員和劇組成員乘坐商務大巴,還有一輛面包車裝著拍攝器材。

這部片子的前期籌備早已完成,接下來就是開機拍攝了。

隨行的還有一位日本人,正是林子軒在東京電影節上遇到的市山尚三,他對這部片子感興趣,特意過來探班。

在一部影片拍攝的過程中,有些感興趣的導演或者電影人會過來探班,這是正常現象。

在國際上,電影節的組委會每年都會委派電影人到各國做這種甄選的工作,遇到特別好的片子,他們會推薦給電影節的組委會。

比如《陽光燦爛的日子》,就是法國電影人讓路易推薦給了意大利人馬克穆勒,從而進入了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這些電影人更為重視成名導演的作品,同時也不放過一些有潛力的導演。

田狀狀作為第五代導演,以風格獨特著稱,在國際影壇有一定的影響,引起市山尚三的關注一點都不奇怪。

林子軒打算把《小城之春》送到威尼斯電影節,事先和馬克穆勒打了招呼。

馬克穆勒是個華國通,在七十年代曾到京城留學,對華國的文化十分向往,他當時研究的是人類學,後來看到華國的電影,對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