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極限

車子行駛在滬城的街道上,遠處高樓上的霓虹燈不停的閃爍。

經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滬城越來越有國際化大都市的模樣了,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滬城市政府還不忘在文化娛樂上有所建樹。

這次華國電視金鶯獎在滬城舉辦就是一個例證。

金鶯獎結束後,十月底就是第三屆滬城國際電影節舉辦的日子。

滬城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每兩年一屆,這個電影節剛創辦不久,沒辦法和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分量相比,吸引不了國際上著名的導演和演員。

《小城之春》剛剛在威尼斯拿到了金獅獎,受到了滬城國際電影節的邀請。

電視金鶯獎和電影節相繼舉行,滬城整個十月份都會聚集大批明星,這或許正是滬城市政府的意思,想通過這種方式帶動滬城影視產業的發展。

一直以來,京城都是華國影視行業的中心。

京城有著名的藝術院校,有眾多的影視劇制作單位,聚集著大批優秀的演員和幕後團隊。

不過其他省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看得出來,將來影視行業能創造價值,提振經濟。

滬城利用自身的優勢培養影視人才,為影視公司提供優惠政策,和海外的電影人合作,就是想把滬城打造成另一個影視中心。

對於民營影視公司來說,這是好事兒。

林子軒暫時沒有來滬城發展的打算,還是先把好夢公司的根基打牢再說吧。

他開著車子,馮小剛坐在副駕駛,葛優在後排躺著,坐了一天火車有些疲憊。

“尤哥,這回和姜哥合作感覺怎麽樣?”林子軒閑聊道。

他和葛優通過幾次電話,大概了解影片的拍攝進展,《許三觀賣血記》的劇情不復雜,主要還是在演員的表演上。

姜文一如既往的追求完美,進度不快,還老是改劇本。

比如今天拍了這場戲,晚上睡覺的時候他覺得這麽拍不行,明個試試另一種方式。

就這麽耗著,兩三個月了劇組才算是進入狀態,估計還要拍大半年時間。

如果是好萊塢的投資,這麽拍肯定不行,投資商絕不會答應,好在這次是歐洲的投資,歐洲電影人追求藝術,覺得只要是為了藝術就值得反復嘗試。

於是,姜文就和他們講藝術。

我為什麽這麽拍,有沒有更好的表現方式,我不試試怎麽知道,不得不說,在這方面,姜文有自己的一套,糊弄老外足夠了。

“姜文拍戲認真,和其他導演不一樣,在拍的時候有不少臨時琢磨的東西,不太按照路子來,不過這種感覺挺有意思。”葛優描述道。

“你這是說我拍戲不認真了?”馮小剛玩笑道。

“各人的方式不同,你拍的是娛樂片,能和人比麽?”葛優回應道。

葛優分別跟張藝謀、馮小剛和姜文合作過,這三位導演的性格不同,拍攝手法也不同。

張藝謀的影片注重形式,對演員的要求沒有姜文高,如果用分數來表述的話,他覺得演員達到八十分就行了,另外二十分可以采用攝影手段彌補。

所以,張藝謀的大多數片子充滿了儀式感,從而降低了演員在影片中的表現力。

大家看了之後就知道這是張藝謀的電影,打上了張藝謀的印記。

馮小剛對演員的要求更低,有七十分就足夠了,賀歲片更多的是靠劇本支撐,演員能保持狀態,不出戲,這部片子就成功了。

而且,他和葛優合作,根本不用擔心演員演技的問題。

葛優就算不走心,那演技也在七十分以上,稍微走點心,就超過八十了。

不過馮小剛不是光靠劇本和葛優,他有自己的東西,他的片子在構圖上非常精致,這和他出身美工有關,有美術功底。

還有一點,無論是張藝謀還是姜文,都很能花錢,拍一部片子要兩三千萬。

馮小剛只用十分之一的資金就能拍出一部票房大賣的片子,這部片子並非粗制濫造,相反能經受住時間的檢驗。

這是馮小剛的能耐,在性價比上比另外兩位導演都高,或者說是華國性價比最高的導演。

姜文對演員的要求至少是九十分,他本身是頂尖的演員,知道一個演員的極限在哪兒。

碰到夏雨那樣沒有表演經驗的演員,他會循循教導,讓夏雨超水平發揮,達到九十分。

遇到葛優這樣的演員,姜文不會滿足於九十分,甚至不會滿足於一百分,而是想看看葛優的極限在哪兒,對他來說,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於是,這一回拍《許三觀賣血記》,葛優要不斷的嘗試新的東西,不斷的壓榨自己。

這是一個互相促進的過程。

葛優覺得有意思,是指在姜文的這種拍片方式下,他在演技上可能會有所突破。

當然,如果有記者問他和哪位導演合作的感覺更好,葛優會回答的圓滑一點,誰也不得罪,不過他們三人熟慣了,有什麽說什麽,不需要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