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加好友

年關將近,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濃。

林曉玲從公寓搬回到四合院來住,倒不是覺得住在公寓冷清,而是鄭秀蓮的要求,只有住在家裏才算是過年。

自從《回家》票房慘敗後,她就在尋找新的拍攝題材。

這次林曉玲想拍一部有票房的片子,證明自己不光能拿獎,還能賺錢。

想拍這種片子並不難,拉上葛優和徐靜蕾等人搗鼓一部喜劇片,觀眾肯定愛看,別管有沒有深度,只要能逗樂就行。

只是,林曉玲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這是科班出身的導演都有的問題,他們覺得電影就應該藝術,在心理上拒絕商業片。

他們認為一旦拍了商業片,想要再去拍文藝片就不行了,心靜不下來。

就像電影導演一般不願意拍電視劇一樣,電視劇太過粗糙,電影更為精致,如果拍多了電視劇,降低了標準,再去拍電影就找不到那種感覺了。

所以,國內好的商業片導演,大都不是導演專業科班出身。

想要轉變這種藝術至上的觀念需要一個過程,林曉玲心裏頗為掙紮。

林子軒清楚以後商業片會成為主流,文藝片被邊緣化,這是商業社會的大趨勢。

但他不會鼓勵林曉玲去拍商業片,此時林曉玲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已經成型,看待事物有自己的標準,或者說她有自己的路。

林子軒不想把自己的影響強加到林曉玲頭上,而是應該讓她自由的選擇。

“這有什麽好想的,你心裏想拍什麽就拍什麽,先別考慮拿獎和票房。”林子軒勸解道。

“說是那麽說,可要真那麽拍,恐怕會和那些被禁的導演一個下場。”林曉玲無奈道。

第六代導演被稱為地下導演,或者非主流導演,拍的片子題材邊緣化,無法在國內上映,不少人都在總局的黑名單上,被禁止執導電影。

這幫人在國外拿獎,但在國內處於不為人知的狀態,只受到一些小眾群體的追捧。

他們在夾縫中生存,面臨諸多困境,不少人也想回歸主流,可又不想放棄所謂的藝術追求,處境非常尷尬。

林曉玲的基礎不錯,年紀輕輕拿了大獎,她可不想落到被禁的下場。

“那你自己慢慢想吧,等等,你電腦上這個圖標是什麽?”林子軒奇怪道。

“這是一款聊天工具,可以通過這個在網上聊天。”林曉玲解釋道,“一個朋友推薦的,前兩天剛發布,叫企鵝號。”

像林曉玲這樣的年輕人更喜歡網絡,喜歡嘗試新鮮事物。

“企鵝號?我試試看。”林子軒用鼠標點開了圖標,出現一個界面。

這是一個申請企鵝號的界面,林子軒按照步驟申請,得到了自己的企鵝號。

1999年2月10日,企鵝公司推出了一款即時通訊聊天軟件。

企鵝號共有五位數,一零零零零,這是企鵝公司的系統號,一零零零一,這是企鵝公司老總的號碼,一零零零二,這是企鵝公司副總的號碼。

林子軒的企鵝號在五百位之後,就是說這兩天只有五百多人申請。

估計前面有不少企鵝公司自己員工的號碼,這個推廣力度太弱啊。

而且,這一款的企鵝軟件界面相當粗糙,主要功能是通過網絡進行無線尋呼和發短消息。

林子軒登陸了自己的企鵝號,除了加好友能聊天外,沒有附加功能,還不能離線留言,只有好友同時在線的時候才能聊天。

他想了想,覺得挺有意思,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加了那個一零零零一的號碼為好友。

“老哥,這個企鵝號是誰啊?”林曉玲好奇道。

“我估計應該是他們公司的老總,就像在好夢公司我的員工號是零零一一樣,做老總的都喜歡這個號碼。”林子軒回答道。

“這樣啊,那你加他幹嘛?”林曉玲不解道。

“沒事兒,就是試試這種交友方式,緊跟時尚嘛。”林子軒隨意道。

林子軒原本以為要等好久才能得到回復,這時候的網絡信號不好,再說對方不一定剛好在線,就算在線,也不大可能接受陌生人為好友。

可沒想到那邊的反應很快,不到十分鐘就接受了林子軒的好友請求。

“馬總?”林子軒打出這兩個字。

“你是好夢公司的林總?”對方做出回應。

在申請好友的時候林子軒有過介紹,這或許是能被對方接受為好友的原因。

“我是京城好夢影視公司的林子軒,對貴公司這款聊天軟件很有興趣,想要聊一聊。”林子軒沒有繞圈子,而是開門見山。

網上的聊天軟件在國外早已有之,國內還不多見。

“林總,您好,久仰大名。”馬總那邊給出回復。

“咱們電話裏聊吧,網上不太方便,我把號碼給你。”林子軒想到了一個合作計劃。